
赛道前瞻:人形机器人爆发在即,微光股份加速核心电机布局
伴随全球智能制造浪潮的推进,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成长空间备受关注。瑞银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保有量有望突破200万台,2050年更将达到3亿台,行业潜在市场规模上看千亿甚至万亿美元。面对这样广阔的蓝海,硬件基础的突破成为产业化的关键,核心部件电机作为“动力之心”尤为重要。
人形机器人最核心的竞争要素之一便是关节的高拟人协作能力,这一切都离不开电机的精准驱动和高效率。每个机器人内部通常配备数十个电机,以支撑如行走、抓取等复杂动作,对电机的扭矩、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都有极高要求。电机性能直接影响机器人日常任务的完成效率与用户体验。
面对这一技术高地,微光股份正不断加码布局。据其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紧随机器人技术演进趋势,持续提升伺服电机、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等产品的技术储备和产业化能力。
资料显示,微光股份自1986年创办于浙江电子工业学校校属工厂,最初以简易电机维修为主,历经股份制改造和冷链赛道突破,从区域型制造企业蜕变为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冷柜电机生产商。2008年,其冷柜电机全球市场份额一度超30%,2016年公司登陆A股市场,成为行业细分龙头,目前产品远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微光股份业绩表现稳健,年营收突破14亿元大关,同比增长逾一成,归属净利润实现强劲增长。公司同时保持研发投入力度,年内新产品立项超30项,涵盖储能、医疗、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现已完成多款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小惯量伺服电机的全系列开发。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成功推出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69系列无框力矩电机。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微光股份依托多年电机制造积淀和全球冷链市场份额,迅速切入人形机器人电机关键环节。在产品研发方面,2024年已完成三款空心杯电机、四款无框力矩电机开发,并于2025年一季度率先推出关节模组。为提升创新效能,公司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立专业研发团队,引入先进工艺设备,持续打造高性价比、智能化的核心部件。
在业务拓展方面,微光股份推出的ECU16、ECU22、ECU30空心杯电机,聚焦医疗、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市场,现已进入客户送样阶段,量产后单项年销售增量可达3000万元;50、70、85、115系列无框力矩电机则面向机器人、航空及医疗市场招商,具备批量出货能力,预计带来4000万元以上增量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微光股份目前已与行业代表性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产品应用于多个人形机器人领先项目实际测试场景。业内消息称,公司相关电机产品已送样包括云深处、杭州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重点客户,并积极参与技术数据回馈及产品升级迭代。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加速推进,微光股份有望凭借成熟的供应链和持续创新能力,在行业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中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