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m营收下滑,自研芯片战略浮出水面 —— 业务重心转向数据中心与AI领域
Arm公布2026财年Q1业绩,营收、利润齐低于预期
近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IP企业Arm发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Arm该季度营收为10.5亿美元,略低于市场此前预测的10.6亿美元;净利润降至1.3亿美元,同比减少明显,上年同期为2.23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35美元,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对于即将到来的第二财季,Arm预计营收将在10.1亿美元至11.1亿美元之间,调整后每股收益区间为0.29-0.37美元。
授权收入结构调整,数据中心成新增长点
传统上,Arm的主要利润来自于授权和版税。根据本季报告,授权费收入为5.85亿美元,同比增长25%;而许可和其它收入小幅下滑。智能手机业务贡献了公司大约45%的营收,Arm架构几乎成为全球主流手机处理器的标配。但伴随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趋缓,相关收入承压。IDC数据显示,今年4-6月,全球智能手机发货量仅微增1%。
随着手机市场红利减弱,Arm正加快对新业务方向的探索。在本季度,得益于Armv9架构逐渐普及、CSS芯片方案推进,以及数据中心市场拓展,公司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2%。Arm预计,到2025年,基于其架构的服务器将在全球超大规模计算平台中占有近半市场份额。目前,已有超过7万家企业在数据中心领域采用Arm芯片进行AI算力处理,比2021年增长14倍。AWS等云巨头大规模部署Arm架构芯片。Bernstein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Arm服务器CPU在全球市场的占比接近10%。
首席执行官表态:发力自研芯片,抢占未来高地
在财务数据之外,Arm首席执行官Rene Haas近日对外明确表示,Arm将正式进入自研芯片领域。与过去仅专注于架构授权不同,这一决定标志着Arm将在业务模式层面作出深刻调整,并有望与自己的客户展开直接竞争。公开报道显示,Arm自研芯片将锁定数据中心CPU,依托Arm v9架构,拟交由台积电等厂商代工,但具体产品何时面世尚未有官方时间表。
Arm管理层透露,公司正从设计服务向“物理制造”迈进,开始探索Chiplet等更具创新性的技术路径,搭建专门团队推进相关研发。Chiplet(芯粒)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能带来算力、能效和灵活性的多重提升。据第三方预测,到2035年,高性能计算和AI推动下,全球Chiplet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Arm此前已通过与多家产业链伙伴的合作,积累了大量CSS、Chiplet相关业务经验。例如与三星晶圆、ADTechnology和Rebellions联手推出Neoverse CSS V3 AI CPU Chiplet平台。CSS已成为Arm营收新引擎,并助推版税收益多元化。数据显示,现阶段Arm已签发16份CSS许可证,涵盖智能手机、汽车、数据中心、PC等多个领域。
IP赋能者向方案供应商迭代,或影响行业格局
随着Arm向自研芯片进军,其角色正从单纯的技术授权者逐步向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这不仅有助于Arm巩固在AI、高端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的技术话语权,还将提升议价能力和盈利水平,为公司带来新的成长动能。
与此同时,作为行业“生态核心”的Arm亲自下场,也势必重塑其与下游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的合作关系,为半导体产业链格局带来新的变量。
总结
面对智能手机红利减退的现实,Arm正全力转型布局数据中心和AI等高成长赛道,并宣布正式投身自研芯片领域。此次战略调整,不仅有助于公司扩展增长边界、增强技术竞争力,更可能催生新的产业合作与竞争态势,对全球半导体行业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