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情资讯>行业新闻

车载无线充电普及率首超50%,两家国产方案商杀入全球前五

2025-5-14 9:19:00
  • 2024年车载无线充电迈入普及新阶段:技术革新与国产力量崛起

车载无线充电普及率首超50%,两家国产方案商杀入全球前五

2024年车载无线充电迈入普及新阶段:技术革新与国产力量崛起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全球车载无线充电的装配率首次突破50%,达到54%,较2023年提升6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车载无线充电技术的加速普及,也显示其正由高端选配逐渐转向主流标配。

消费结构变迁助力无线充电普及

市场调查指出,千禧一代和Z世代正成为购车的主力消费者。他们普遍重视车内科技体验,对无线充电等便捷功能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一趋势明显推动了无线充电在新车型中的配置率。同时,汽车智能化(如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与无线充电在体验上形成共振,进一步提高了整车厂商对这项功能的重视。

“磁吸”成标配,无线充电标准持续升级

目前,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车载无线充电市场,占据31%的份额,中国和欧洲则分别以28%和19%紧随其后。中国市场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与本土技术力量,成为行业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

无线充电联盟(WPC)最新发布的Qi2标准持续推动着行业进步。Qi2.1版本提升了充电效率、设备对位精度,并全面强化了异物检测功能。值得一提的是,Qi2标准引入了类似苹果MagSafe的磁吸对准技术,使设备在充电时能精准贴合充电线圈,有效提升充电效率并保证复杂路况下的设备稳定性。

起初,Qi2标准提供最高15W的输出能力,但为满足用户短时间高效充电的需求,标准功率已逐步提升到30W。与此同时,不少中国车企还结合自家私有协议探索更高输出。例如,问界在M5车型上实现了最高50W无线快充,智己L6、小米SU7等也纷纷搭载高功率无线充电系统。行业分析认为,国内相关法规的修订也在引导功率继续向90W目标演进。

技术进步下的挑战仍存

随着产业快速扩张,车载无线充电也面临新的技术难点:如某些高功率无线充电方案实际输出与宣传不符,存在充电效率波动,以及长时间充电时线圈、手机温度显著升高等问题,这些都考验着技术集成与产品优化能力。

行业格局与中国力量

目前,全球车载无线充电市占率排名前五的企业包括LG、Molex、ADAYO(华阳集团)、InvisPower(有感科技)、松下。这五家公司共占据市场60%以上的份额。

其中,中国厂商表现尤为突出。ADAYO专注于多功率、私有协议和散热优化,覆盖了主流国产智能手机快充协议;有感科技则致力于为海内外主机厂提供定制化无线充电及新能源动力电池无线充模块,具备大范围充电与高效率等优势。

除此之外,伏达半导体、南芯等企业也不断推出适合多车型的高效无线充电方案。芯片环节,以恩智浦为代表的芯片供应商出现在比亚迪、小米、宝马等热门整车无线充电方案中。

结语

2024年是车载无线充电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随着标准持续演化、功率不断突破,无线充电正从豪华配置转为大众所需。在此过程中,中国本土企业凭借创新能力和供应链优势,不仅推动了技术大规模普及,也加快了全球市场竞争格局的重塑。未来,随着体验优化与更高功率落地,车载无线充电有望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