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汽车发布“2345”战略,描绘未来汽车产业新蓝图
近日,以“同行40年 一路长安”为主题的2025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在重庆隆重召开。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大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深入分析了当前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正式发布了长安汽车的“2345”战略。这一战略为长安汽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国产汽车品牌的全球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朱华荣的演讲中可以感受到,国产汽车品牌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变革,中国汽车产业正从“汽车制造大国”迈向“汽车科技强国”。长安汽车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正在加速向全球一流汽车品牌迈进。
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80%
根据行业数据,2024年1-11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别完成2790.3万辆和2794万辆,同比增长2.9%和3.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已占汽车总销量的40%以上。
朱华荣在演讲中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将在2024年达到47.2%,并在2030年突破80%。未来3-5年,纯电动车(EV)、插电混动车(XEV)和传统燃油车(ICE)的市场比例将达到4:4:2。以3500万辆的年销量计算,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2800万辆,EV和XEV各占一半。
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性的市场机遇,各大车企正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例如,长安汽车自主研发的新蓝鲸混动专用发动机以44.28%的量产热效率刷新行业纪录,同时搭载了高压直喷、高能点火等多项先进技术。比亚迪则凭借e平台3.0和第五代DM-i混动技术,在新能源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此外,广汽、上汽等品牌也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技术,预计2026年将实现量产。
智能化:汽车产业的未来方向
朱华荣指出,汽车正在从传统的交通工具转变为多功能平台产品。未来的汽车将集成移动空间、智能计算终端、数据采集载体和储能单元功能,成为“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这一趋势意味着,电动化只是汽车产业变革的序章,智能化才是未来的主旋律。
在智能化方面,长安汽车推出了“天枢大模型”,这是一个融合了智能驾驶、AI大模型和端到端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天枢大模型通过整合感知、规控、语义等多种网络,为车辆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智能驾驶能力。此外,长安汽车还计划与亿航智能合作,共同开发飞行汽车,探索陆海空一体化出行的可能。
其他车企也在智能化领域加速布局。例如,小鹏汽车计划在2025年推出具备类无人驾驶能力的车型,并在AI图灵智驾系统中全面采用纯视觉解决方案;比亚迪的“天神之眼”系统则实现了无图城市领航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智能驾驶的实用性。
“2345”战略:长安汽车的未来规划
为了实现2030年总体销量50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350万辆的目标,长安汽车提出了“2345”战略。这一战略涵盖了供应链、技术研发、市场布局等多个方面:
“2”——两大变革
长安汽车将通过供应链变革和营销服务变革,提升整体竞争力。
“3”——三大核心
以新能源、智能化和关键技术为核心,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4”——四大关系
维护与供应伙伴、营销伙伴、服务伙伴和客户伙伴的紧密合作关系。
“5”——五大市场
协同布局全球五大区域市场,推动品牌国际化。
结语:电动化与智能化的交替时代
未来5年将是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交替发展的关键时期。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达到2800万辆的年销量,但智能化技术将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产汽车品牌将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长安汽车通过“2345”战略,展现了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雄心壮志。可以期待,未来的长安汽车不仅是一家传统车企,更是一个致力于数智化和全球化发展的科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