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情资讯>企业新闻

芯片/面板缺货,OPPO出货一亿部手机有点悬

2016-7-23 15:17:00
  • 芯片/面板缺货,OPPO出货一亿部手机有点悬

1.芯片/面板缺货,OPPO出货一亿部手机有点悬;2.爱立信CEO卫翰思否认将被思科收购;3.华为加拿大48岁员工告上司歧视败诉;4.称正修订并购德景方案 三联手机路国美要“微调”;5.三星Galaxy Note 7真机图曝光;6.三星、LG 赛跑,明年都要推可折叠手机

1.芯片/面板缺货,OPPO出货一亿部手机有点悬;

集微网消息,市场传出,OPPO再度上修今年出货目标至1亿支。若顺利实现目标,将成为全球第四家年度出货量破亿的手机品牌。

以OPPO原订8,000万支目标来看,今年肯定成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品牌厂,仅次于三星、苹果及华为;若能顺利破亿,将是全球第四家手机年出货量破“亿”级的手机品牌。

OPPO去年销售量约5000万部,在全球手机品牌中排名第八,份额约3.8%。不过今年靠着旗舰机型R9热卖,甚至在上市88天内创下700多万支的销售量,几乎是一秒卖一部,成为手机市场的大黑马,推升OPPO持续上修全年销售目标。

不过在目前面板和主芯片均传出缺货的情况下,供应链的配合将是能否达标的关键。

OPPO是第2季手机供应链需求热度拉升的主要动能,亦是联发科的Helio P10(MT6750)缺货主因。由于R9订单加持,联发科在OPPO手机芯片的份额高达七成,即使接下来的旗舰机种R9s主芯片供应商将换成高通,联发科占OPPO的比重应该还有五成。

手机芯片供应链指出,就现况来看,零组件中,供应最吃紧的是手机主芯片和面板。其中高通和联发科都传出供货缺口,至少会一路缺到9月。

手机芯片供应链观察,这一波手机芯片缺口主要因为苹果基带芯片有一半由高通转用英特尔,英特尔这颗芯片又因台积电下单,对其他厂商的产能造成排挤。

虽然联发科和高通都已向台积追单,但要到的产能有限,第3季新增的供给量不会太多;手机用面板也因为华映、三星等供应商的供给减少,持续缺货到本季。

业界认为,即使OPPO今年企图心旺盛,成为今年度手机市场的最大赢家,但全年度销售目标能否挑战1亿支高标,仍有赖供应链配合程度。

手机芯片供应链指出,零组件厂对客户端的供应,亦以大厂为主,OPPO声势看涨,抢料也具优势,反而小型手机厂会较吃力。

2.爱立信CEO卫翰思否认将被思科收购;

腾讯科技讯 据外媒报道,爱立信CEO卫翰思(Hans Vesterberg)周四否认,爱立信将会被思科收购。

近期,卫翰思正处于压力中。今年以来,爱立信股价已下跌近25%,而营收和利润率正在下降。根据瑞典媒体的报道,爱立信的主要股东希望更换新的CEO。

不过卫翰思仍然认为,爱立信将有能力应对当前的逆境,推动营收和利润的增长,保持独立地位。

本周二,爱立信报告了令人失望的第二季度财报,股价应声下跌5.6%。不过卫翰思随后表示,与合作伙伴思科的全面并购“并不在计划中”,而爱立信仍在继续转型,以推动业绩的重新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思科收购爱立信,那么将获得更大的规模,提高业务运营效率。

目前,移动宽带基础设施市场的局面很困难。爱立信第二季度在多个市场的销售出现下跌。爱立信指出,巴西、俄罗斯和中东是该季度最困难的市场,而未来6个月时间这些市场很可能不会复苏。

第二季度,爱立信的网络业务营收同比下降了14%,但卫翰思并不承认,爱立信正在移动宽带基础设施市场输给竞争对手。他表示,爱立信的两大市场,即中国和美国,市场份额价值短期内常常会波动,但从与对手的竞争来看,爱立信并没有失利。

那么,爱立信要如何扭转当前不利的财务局面?该公司将专注于3个方面:继续发力爱立信所谓的“目标领域”,包括IP网络、云计算、OSS/BSS、电视/媒体,以及行业和社会(垂直市场)。这将帮助爱立信提升营收和利润。与此同时,爱立信将削减成本,以及向研发进行投资。

这 些目标领域目前占爱立信营收的约20%,且仍在增长中。但目前,这些业务仍在产生成本,而非利润。卫翰思表示:“未来,这些目标领域将影响营收,并给利润 带来增长。”不过问题在于,爱立信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花多长时间。尤其考虑到,带来80%营收的爱立信传统核心业务,即移动宽带和专业服务,目前仅维持持 平,或是出现滑坡。

削减成本对爱立信来说并非新鲜事。过去几年,爱立信已经在采取措施,降低运营成本。本周二,爱立信宣布了新的成本削减 措施。这将影响整个公司,而爱立信与思科合作的IP部门看起来最危险。最新的成本削减计划中包括裁员,但目前尚不清楚具体裁员人数。卫翰思还表示:“将服 务和产品关联在一起对成本管理来说非常重要。”

对任何通信设备商而言,对研发的投资都是生存的关键。卫翰思表示,爱立信将更多地投资5G技术的研发。不过他同时表示,研发支出正在下降,而作为新的成本削减措施的一部分未来还将进一步减少。

与 竞争对手类似,爱立信正在将更多资源投入到5G项目中。而作为领先的移动通信设备商,爱立信正在这一领域与AT&T、NTT DoCoMo和西班牙电信展开合作。卫翰思表示,5G的发展并不仅仅是提供下一代射频接入平台。他表示:“虚拟化,以及从云计算到射频的端到端质量保障也 是5G成功的关键。在电信云中,有许多东西都需要变革。”

卫翰思认为,5G市场的发展要比所有人想象中都快。不过他仍然认为,只有到2019年至2020年,才能实现有意义的设备出货量。他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芯片公司正在取得进展,但设备尺寸仍然有半张桌子那么大。”

因 此,爱立信目前的重点是通过“目标领域”获得更多收入,并使移动宽带和专业服务业务线趋于稳定。与思科的全面并购并不在计划中,但两家公司的合作成果显而 易见。目前,两家公司正在合作开拓企业市场。本周二,两家公司宣布,已有30家共同的客户,但没有披露具体的财务细节。

尽管思科可能并不 是卫翰思并购计划的一部分,但他可能会采取其他举措。卫翰思表示,爱立信目前有2.4万名系统集成人员,但需要将他们配置在合理的位置。因此,对IT服务 公司的战略收购很可能将会继续。爱立信未来并购的另一个领域将会是“行业垂直市场”,而远程信息处理的某些应用可能会给爱立信带来帮助。(编译/李玮)

3.华为加拿大48岁员工告上司歧视败诉;

被指“年纪大不玩游戏机” 46岁华为员工告上司歧视,人权仲裁庭指举证未充分判败诉

一名在加拿大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作的46岁华人员工,以曾经被高层说“年纪大,不玩游戏机”,以及“其牙齿因年纪问题而需要护理”,怀疑被管理层年龄歧视,其工作表现评估不但被降级,最后更遭公司解雇。该员工不服,告上安省人权仲裁庭,但最终败诉。

申诉人于2011年获加拿大华为技术公司聘请,时年44岁。申诉人指,他获聘后,管理层一直没有批评他的工作表现,直至一次偶然机会下,公司一名高层无意中得知申诉人年龄后,他的工作表现便屡遭评击,最后他被解雇,令他相信自己公司年龄歧视。

申 诉人特别举出两个事例,显示公司管理层十分留意他的年龄。第一宗事件发生在2012年3月一个周六,他与数名同事上班,中午则一起外出用膳。期间,各人谈 及自己的家庭,其中申诉人亦提到其女儿已读中学,同行的一名公司副主席便问申请人出世年份,申请人虽感到问题尴尬,但还是答了。

午饭后,当各人返回公司继续工作时,一名同事问及申诉人一些键盘功能,又问及申诉人有否玩电子游戏机。当时,该名公司副主席亦碰巧在场,他却即时回话:“他(申诉人)都这么大年纪,当然不玩游戏机。”

申诉人在庭上指出,根据他的观察,公司内的华裔职员都比自己年轻,只有外藉员工年纪偏大。该副主席问及他的年龄,目的便是要调查他的年龄。

第二宗事件发生在同年9月,申诉人碰到上述的副主席在洗手间内刷牙。当时二人就护理牙齿问题谈了几句。申诉人声称,对方表示,自己很少在公司刷牙,因为他的牙齿仍然健康,却反叫申诉人要好好护齿,申诉人感到受辱,认为对方暗示他年纪大,需要护理牙齿。

申诉人又称,他初入职时,工作评估取得B+,但到了翌年接受年中评估时,其得到的评估下调至C,这意味着他必须改善工作质素,并要参与改善工作计划(PIP)。

申诉人则认为,自己的工作质素与之前没有分别,但工作表现被低估,惟一理由是他的年纪问题;而他参与PIP期间,工作亦一直达标,只是他仍常被两名管理层批评。他曾就此事向高层反映,但对方向涉事的管理层了解后,后者否认因申诉人年纪大而针对他。

申 诉人的直属上司则在庭上供称,对午饭时有人问及申诉人年龄一事,毫无印象。至于申诉人工作表现评估被调低,他则解释,第一份工作评估,申诉人虽取得B+, 但他早在评语一栏附注,指申诉人在深入分析、工作效率、质素,以及主动积极性方面,仍有待改善。到了年中评估时,由于从那时开始,他们便须直接向中国公司 汇报业务,对雇员的要求亦更严格。

要求申诉人参加PIP,只是申诉人的直属上司及其主管所作出的决定,反而牵涉上述两宗事件的公司副主 席,由于并非申诉人的直属上司,故没有参与有关决定。虽然申诉人参加PIP期间,大多能达标,但其上司则指,申诉人背后需要主管大量支援,才能完成工作。 申诉人被解雇,很大程度是与公司改组有关。

仲裁庭法官作出裁决时指出,根据法例,所有人都拥有平等权利,不因他们的种族、出生地、性别、年龄等而被歧视。

然而,任何人指自己遭他人歧视时,必须举证,证明歧视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只是在本案中,申请人却未能做到有关要求。而上述两宗事件,即使确曾发生,但申诉人亦不能因此而推论,雇主是因为他的年龄而将其解雇。

相反,其直属上司却能提出具体证据,显示申诉人工作未达标,因此判决申诉人败诉。明报

4.称正修订并购德景方案 三联手机路国美要“微调”;

■本报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作为国美系“三驾马车”之一,三联商社(600898.SH)的重组之路并不顺遂。

7月19日,国美电器(00493.HK)试图延长半年同业竞争解决时限的努力刚宣告失败。此时距离7月25日的大限之日仅剩6天。而三联商社与德景电子的重组方案此前也遭到证监会的否定。

但国美依然坚持安全手机的重组方案。7月21日,三联商社监事会主席方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会继续推动德景的重组方案。做安全手机是公司的整体策略。”安全手机为何对国美如此重要?

延长承诺被否

国美电器按期履约的最后期望,被三联商社的股东大会否决。

7月19日,三联商社宣布,关于国美电器变更与公司同业竞争承诺的议案审议结果为不通过。在这份议案中,国美希望将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解决时限延长半年,即到2017年1月25日,其他承诺内容不变。

方巍用“很遗憾,差距很微弱”形容这次投票结果。公告显示,19日的投票结果中,同意的比例为49.5662%,反对为50.4309%,差距不到1%。

这并不是国美第一次试图延长承诺解决时限。

2015年4月,国美曾试图为同业竞争解决期限延长3年时间。国美给出的理由是:“现阶段整合国美电器与三联商社家电零售资产的时机尚不成熟,且国美电器非家电零售外的其他资产尚不能达到上市条件,预计在原承诺期限内可能无法解决与三联商社的同业竞争问题。”

但这一提议被三联商社2015年5月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否决。反对票比例高达60.84%。

国美与三联商社之间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要追溯到8年前。

2008 年,国美控股通过下属公司山东龙脊岛建设有限公司,以拍卖的方式曲线拿到三联商社的控股权。但在财报3年亏损后,2010 年 5 月,三联商社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暂停上市。

为帮助三联商社股票在2011 年恢复上市,并鉴于监管部门对同业竞争的监管要求,国美电器于 2011 年 6 月作出了将在三联商社恢复上市之日起5年之内,彻底解决与三联商社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的承诺。

对于记者关于公司是否会遭到证监会处罚的提问,方巍对记者表示,“我们有方案,也正在推进,我们正在同包括证监会在内的各方积极沟洽中。”

重组方案遭否

国美期望延长解决承诺期限,源于并购德景电子的重组方案遭到证监会的否定。

三联商社此前宣布,其并购方案在5月18日举行的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委员会2016年第35次会议审议未获得通过。而此前,三联商社高层曾预计重组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标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成为证监会否定的原因。公告显示,并购重组委会议表决的同意票数未达3票,方案未获得通过。

这个标的公司,就是等待与三联商社进行重组的手机代工厂商德景电子。

在国美首次希望延长3年时限被否后,三联商社于2015 年 9 月启动了重大资产重组程序。在停牌3个月后,三联商社宣布拟以9亿元的价格,购买手机代工厂商德景电子100%的股权,进入安全手机领域。

1月26日,三联商社董事长何阳青首次披露了“新三联商社”的未来蓝图。他对记者表示,安全智能手机将成为三联商社未来的主营业务,而原有的家电业务则将融入国美控股旗下主营家电零售业务的国美电器。

“重组不仅是为了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还要为三联商社找到一条长远可持续发展之路。”何阳青当时对记者说。

三联商社提供的资料显示,德景电子的业务目前为包含研发、设计、加工及生产的智能移动通讯终端全产业链,客户涵盖联想、中兴、TCL、兴飞、海信、海尔、康佳等众多国内知名手机品牌厂商。

何阳青当时透露,已经有客户同德景电子签了3万台安全手机的合同,而首期的1000台手机已经在去年11月交付。

公告显示,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由2.53亿股增至3.82亿股,公司控制人依旧是国美电器大股东黄光裕。

坚持要做手机

证监会的否定并没有打消国美进入安全手机的决心。

方巍对记者表示,“德景的方案会继续走,在条件上会有些修订。我们也在争取中小股东,各方都在继续努力。”

而在重组方案遭到否定后,三联商社在6月2日举行的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也已经决定“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方案及相关申请材料,并尽快重新提交中国证监会审核。”

坚持做安全手机的背后,解决同业竞争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联商社2015年年报显示,其当期营业收入 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71%。实现净利润2340.88万元,同比减少26.51%。报告期末,公司拥有7家门店,分别位于山东济南、东营、淄博等地市,没有线上销售渠道。

而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手机在国美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性。据记者了解,国美控股旗下,除了公众熟悉的零售业务之外,还布局了智能手机、互联网金融等业务板块。而三联商社即将是国美开展手机业务的平台。

方巍曾对记者表示,德景电子则具备移动通讯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国美控股以及旗下的国美电器则是最大的家电消费电子零售平台,形成了一个闭环生态圈。

而在2015年8月,国美控股集团CEO杜鹃曾对外表示,抢占手机屏幕是国美打造生态圈的关键所在,“国美智能手机板块将通过自有平台研发、生产与第三方定制相结合的方式进军智能手机制造领域,未来将打造以国美自有品牌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生态圈。”

全国消费电子渠道商联盟秘书长吴咸建对记者表示,解决法律和规则的问题之后,做与不做安全手机在于股东以及黄氏家族的判断。“安全手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从GSM到4G,手机的功能越来越智能,但安全越来越低能,当手机沦为电脑,我们所有的人都在裸奔。”

三联商社已经是国美遗留的最后一个同业竞争难题。这个局国美要怎么破?华夏时报

5.三星Galaxy Note 7真机图曝光;

集微网 7月22日报道

传闻三星Galaxy Note 7 将于8月2日发布,这段时间其相关信息也密集曝光。而今天网上还曝光了这款手机的视频和更多谍照。

从网上曝光的视频看,Galaxy Note 7 将支持虹膜功能。用户只需看一眼手机,手机会立即解锁,其时间非常短。不过也说法称,如果戴着眼镜(包括隐形眼镜),可能会导致虹膜识别失败。

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显示,Note 7拥有5.7英寸2K分辨率显示屏,高通骁龙821和Exynos 8893双处理器方案,6GB LPDDR4内存,64GB ROM起步,支持IP68防水,电池容量在3600~4000mAh之间,支持12V/2.1A快充。

6.三星、LG 赛跑,明年都要推可折叠手机

集微网 7月22日报道

据国外报道称,LG 自家配备柔性显示屏的可折叠智能手机,已经在闭门打造当中,最快的话明年上半年就能够正式发布。

此前,LG已经推出了搭载自家柔性曲面 OLED 技术的 G Flex智能手机。这款手机除了屏幕有非常明显的弧度,而且机身也有一定的韧性,压力下不会断裂。

新的报告称,LG 早就开始研发针对手机的可折叠的显示面板了,去年年底 LG 还特别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团队,专心精研可折叠显示屏幕。而且 LG 此前也曾表示,已经在 Gumi 的显示面板工厂那里,特别开了模具用于生产第六代 P-OLED 塑料显示屏。

其实,不仅是LG 要推出折叠手机,三星同样有非常实力推出,而最新报道来看,似乎还要比LG更早推出并量产。

昨晚,内人士@摩卡工社 在微博爆料称,明年折叠手机一定会出来,毫无疑问三星会首发,粗略估算时间就是在明年的第三季度。

有消息称,三星可折叠手机内部的机型暂时归属于 Galaxy X 系列,共有两款,并且传闻认为明年就能够正式登场,届时这两款机子都将会配备可折叠 4K 分辨率级别的 AMOLED 屏幕。 


对于很多人认为折叠手机是噱头,并没有使用场景,摩卡工社进行了反驳,他认为,这会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彻底打通手机和平板的界限。以前是手机翻盖,现在是屏折叠,就像宋明朝的火炮和现在的导弹,某种意义上看起来类似,实际上是两个科技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