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情资讯>行业新闻

首家市值冲破4万亿美元!英伟达登顶,GB200出货量预计超200万

2025-7-14 9:36:00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缘起于AI时代的全面引领

首家市值冲破4万亿美元!英伟达登顶,GB200出货量预计超200万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缘起于AI时代的全面引领

近期,随着人工智能需求的持续高涨,全球AI芯片龙头英伟达(NVIDIA)股价节节攀升,最高达到162.43美元,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再度刷新芯片产业纪录,一举超越微软和苹果,成为首家进入4万亿美元俱乐部的半导体公司,也稳居全球市值第一的交椅。

这一历史性上涨,不仅带动公司联合创始人、CEO黄仁勋身价激增,其持股约3.5%,是NVIDIA最大个人股东。截至最新收盘,黄仁勋个人财富已达1420亿美元,跻身全球富豪榜前十,今年以来他的资产增长超过276亿美元。

AI强势拉动 英伟达步入增长快车道

英伟达的成长历程离不开人工智能浪潮的崛起。自1993年黄仁勋在加州创立公司,以GPU产品切入PC、游戏市场,随着AI与大数据的飞速发展,已建立起“AI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全球地位。从1999年上市至今,公司实现了年均超33%的复合增长,投资者长期回报惊人。2024年6月18日,英伟达正式超越微软,市值达到3.3万亿美元,仅半年时间市值就翻了一番。

不过,AI赛道并非一帆风顺。2025年初,因中国AI企业DeepSeek发布自研大模型与高效架构,部分客户减少了对NVIDIA高端GPU的依赖,彼时英伟达股价一度大跌近17%,市值单日蒸发数千亿美元。但英伟达后续凭借核心产品创新以及关键客户的订单支持,迅速走出调整,开启新一轮上涨。

新一代芯片引发“补库潮”,海外订单助推市值飞跃

今年3月,英伟达宣布旗舰级Grace Blackwell(GB200)系列芯片全面量产。海外头部客户积极下单,OpenAI等机构筹划星门(Stargate)计划,首期采购达40万颗,用于构建全球最大AI数据中心之一,投资规模高达千亿美元。受此刺激,英伟达股价自低点反弹逾70%,领涨大盘。

期间,美国在亚洲和中东的外交动作也带动NVIDIA在全球多地斩获大单。例如5月13日英伟达与中东大型企业签署新一轮AI芯片采购协议,1.8万颗GB300 Blackwell系列芯片与InfiniBand网络,被用于AI大模型开发和区域数据中心升级,占全年Q1全球出货量超1成。

同时,根据TrendForce报告,2025年一季度英伟达数据中心相关IC营收高达423亿美元,同比劲增72%,在全球十大IC企业中排名首位。尽管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部分H20系列产品无法销往中国,但新一代Blackwell高端芯片凭借更高单价,预计将逐步替代上一代平台,为公司后续业绩增长提供强力支撑。

全球AI服务器与加速器生态爆发式扩容

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正经历新一轮升级。据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AI加速器市场规模已达45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突破5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60%。TrendForce研究经理龚明德指出,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有望达到210万台,年增近25%。

英伟达也全力布局AI服务器平台。随着GB300 Blackwell Ultra芯片的推出及GB300 NVL72、HGX B300 NVL16等系统产品落地,新品相较上一代性能提升数倍,尤其在推理能力和大模型训练方面实现关键突破。今年7月,CoreWeave成为全球首家部署GB300 NVL72服务器的云服务厂商,单日股价大涨带动NVIDIA等产业链公司上行。

台湾供应链也“全速运转”。鸿海(富士康)在美国多地加码AI服务器产线,并与英伟达深化合作,为芯片的量产和供应提供持久动力。

摩根士丹利预计,今年GB200 AI服务器全球机架产量有望达到2万到2.5万台,全年GB200芯片出货中枢或接近200万张,大部分订单来自于北美及OpenAI“四朵云”巨头。随着全球客户对AI算力的持续渴求,英伟达产业地位愈发巩固。

结语:AI加速器主导权稳固,英伟达领航未来十年浪潮

种种迹象表明,英伟达之所以能够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核心在于AI时代的技术积累、产品迭代能力,以及全球客户对下一代算力平台的极致需求。无论是旗舰芯片,还是数据中心生态构建,英伟达都牢牢把控着“AI基建”的话语权。面对出口约束、安全监管等短期波动,公司持续推出新一代高性能AI芯片和服务器方案,有望在全球AI产业革命中继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