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加速迈入深度老龄化,适老玩具迎来产业新风口
我国正经历由“年轻型社会”向“老龄型社会”的快速转变。根据最新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亿,占总人口比例首次突破22%。未来十年,这一人群预计每年增加超过1000万人。市场研究还显示,到2035年,银发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9%。
在这一背景下,适老玩具逐步成为新兴产业赛道。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消费观念升级,老年人对休闲娱乐、身心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以淘宝平台为例,近年来“适老玩具”的搜索与成交量持续攀升,银发群体正形成庞大的购买力。义乌商贸从业者关卫江根据市场调研发现,中老年消费者更偏好健体训练和益智类产品,主动布局适老玩具市场。当前,天猫正推动“适老玩具”独立品类设立,并将加大流量和资源支持,助力品牌和商家精准经营。
银发经济的不同年龄层需求各异。50-65岁的“活力释放期”人群着重延缓衰老、文化体验与价值实现,上海、北京的中老年群体年均旅游次数达3次,老年大学报名“四抢一”,短视频平台银发用户人均每日在线时长超过2小时。65-75岁进入健康管理关键阶段,更关注慢性病应对、安全预防及精神慰藉。高龄阶段(75岁以上)则对护理保障、尊严维护和临终关怀要求更高。为满足这些需求,头部企业加快推出智能健康硬件、AI辅助筛查等高科技产品。
适老玩具的产品设计正围绕老人的体能锻炼、认知灵活及社交需求进行创新。功能分类包括:
益智健脑:例如转珠魔方、木质数字迷宫、翻板等,提升手眼协调、逻辑思维与记忆能力,预防认知衰退。
健体训练:如手腕球、弹力健身球、便携式乒乓球训练器,针对肌力和平衡性退化,强调趣味性和低负荷。
社交互动:如智能棋盘、麻将魔方等,促进多人成员协作与竞技,有助于增强社交参与,缓解孤独感。
情感陪伴:面向独居或认知障碍老人开发,产品如猫形陪伴机器人、智能语音助手等,提供日常互动与心理慰藉。
随着智能制造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相关适老玩具中对核心电子元器件需求迅速上升。以智能棋盘为例,其通常内置主控MCU、霍尔传感器阵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管理系统。霍尔元件与磁性棋子配合,精准感知每次落子并将数据传输至主控芯片,从而实现人机对弈或远程联网分析等功能。高端产品配置蓝牙和Wi-Fi模块,支持APP联动和对局复盘。
陪伴机器人则结合视觉、触觉等多模感知系统。部分产品采用双目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环境建模与导航,数据可通过USB高速传输。还有产品使用仿人眼视觉传感器,聚焦动态环境微小变化,提升互动性。整体方案涉及传感器集成、信号处理、功耗管理到AI算法等诸多技术环节。
可以预见,未来适老玩具的创新将主要聚焦于智能交互、健康监测和情感陪护三大方向,涵盖芯片设计、传感器制造、AI数据分析等全产业链。随着政策支持与市场红利逐步释放,具备技术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在银发经济新浪潮中获得先发优势,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