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人形机器人行业热点回顾:头部厂商进展及核心技术趋势
近期,人形机器人领域动态频出。5月12日,华为与优必选科技达成全面合作,双方将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应用落地及产业生态等方面开展深度创新协作。仅三天后,傅利叶康复携旗下GR-1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美国芝加哥RehabWeek 2025国际康复技术峰会,吸引了国际关注。
此外,智元机器人在5月22日启动全球合作伙伴招募,计划于2025下半年实现灵犀X2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并力争到2026年底出货量达到数千台。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元年”。以下是5月新近发布的三家代表性厂商产品与核心技术配套的最新梳理。
优必选:发力家庭陪伴机器人市场
优必选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最早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企业之一,也是中国首家人形机器人上市企业。其全栈布局涵盖伺服舵机、运动控制、AI集成等核心技术。数据显示,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从2023年的21.6亿美元快速提升至2029年的20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57%。家庭场景一直是该类产品的主要落地方向之一。
5月26日,中国电信陕西公司联合优必选发布其首款“家庭桌面AI机器人”——该产品自2024年7月启动研发,旨在打造可陪伴成长的家庭智能助手。新一代家庭桌面AI机器人基于最新AI大模型技术,具备情感计算、环境感知、任务规划、视觉语义理解及短期/长期记忆等多种能力,能实现舞蹈娱乐、百科问答、英语练习、视频通话、智能家居联动等场景服务。依托中国电信自有大模型底座,该机器人不仅能多模态智能推荐,还可智能守护家庭成员,首次在桌面形态下填补了家庭陪伴机器人的市场空白。
汽车厂商跨界抢占赛道:小鹏、奇瑞及智元亮相上海车展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来自汽车行业的人形机器人也成为热门看点。小鹏机器人IRON以178cm身高、70kg体重和22个可动自由度吸引大批参观者体验。IRON可以实现前进、后退、手部动作、表情互动等全方位动作,其首席执行官何小鹏透露,该产品已进入工厂实训阶段,预计2026年可面向工业实现规模量产,目标在生产线与工人协同作业,提升制造效率。
奇瑞汽车自主研发的Mornine gen-1人形机器人则采用双足仿生设计,具备41个自由度。其环境感知、路径规划、灵巧操作和专业问答等能力,面向展厅、商场导购等多场景。智元机器人的远征A2交互机器人也在展会登场,目前已批量落地商用,可承担展厅引流、4S店讲解等任务。今年1月,智元刚刚完成年产千台通用型人形机器人量产下线。
智元机器人5月公布招募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其灵犀X2系列机器人共分互动版、探索版、旗舰版,均配置25-31个自由度,具备基础运控、语音对话、触摸反馈、情感表达及自然动态等丰富交互能力。灵犀业务负责人魏强表示,X2强调“生命感与情感表达”,能通过语音、面部表情、动作与用户实现全方位情感互动,满足更多日常与情感陪伴需求。
傅利叶康复:具身智能赋能康养医疗
5月12日,傅利叶康复携三款旗舰产品亮相RehabWeek 2025,其中包括业界关注的GR-1人形机器人。这款于2023年首次面市的机器人,身高1.65米、体重55公斤,覆盖主要人体自由度。GR-1具备高度仿生外观、稳定动态控制和流畅互动体验,依托大模型能力,可在康复场馆中为参观者提供语音咨询、展厅导览等新型服务,进一步拓展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医疗和康复领域的应用场景。
结语
当前,越来越多企业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包括OpenAI、小鹏、华为等大型科技企业都在积极加码,推动多模态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合,加快向工业制造、医疗康复、家庭服务等落地。展望未来5-10年,国产机器人有望应用到高风险、高强度作业场景,并逐步实现大规模推广普及。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走向现实,其商业化进程也正迎来全新加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