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情资讯>行业新闻

直击2025上海车展,供应链巨头集体“C位出道”,中国技术改写全球规则

2025-4-24 9:14:00
  • 2025上海国际车展盛大开幕

直击2025上海车展,供应链巨头集体“C位出道”,中国技术改写全球规则

2025上海国际车展盛大开幕 新能源与智能科技全面引领潮流

4月,备受行业和消费者关注的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盛大启幕。作为全球汽车创新的风向标,本届车展依旧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据悉,本届展会共展出67款新能源新车,传统燃油车型则有30款。

展会规模再创新高,26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家知名整车及供应链企业共襄盛举。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首次设立了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示区,整车馆中供应链企业展位多达23家,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规级芯片、动力电池、充电桩等热门板块,供应链企业“走向台前”,成为今年的一大亮点。

供应链企业崭露头角 智驾科技成为全场焦点

在整车新品亮相的同时,往日“隐身幕后”的零部件和技术供应商今年高调亮相。包括博世、采埃孚、宁德时代等全球头部厂商,以及地平线、科大讯飞、Unity中国、芯驰科技等芯片、传感、智驾方案供应商悉数登场。不仅如此,电池技术企业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带来了钠离子、固态电池等创新产品,吸引了大量关注。今年供应链相关展区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较去年提升显著,显示出新一轮产业集成升级的势头。

首次登陆车展的商汤绝影、Momenta、小马智行等智能驾驶企业,成为本次科技创新的代表。小马智行全球首发第七代Robotaxi,搭载基于NVIDIA Orin-X芯片的L4级自动驾驶全场景解决方案——在体积、功耗均减半的基础上,系统设计寿命可达10年60万公里,单点失效应对能力和系统安全性均显著提升。

联想同样发布了L4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1,采用双NVIDIA DRIVE Thor SoC,总算力高达2100 TOPS,并搭载自研AI中间件UltraBoost,实现高效模型推理,全面提升感知决策能力。

本届车展还看到,Momenta以数据驱动的“飞轮”技术,协同上汽、广汽、丰田等主流车企,推出L4量产自动驾驶系统。地平线则展示了可实现20万级车型高阶智驾“平权化”的征程6芯片(200 TOPS算力)解决方案,与比亚迪、吉利等展开量产合作。

华为带来的ADS 3.0平台可实现无高精地图通行,也在奔驰、奥迪等海外车型中落地。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乘用车L2及以上级别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已经逼近56%,预计2025年将升至65%。

智能座舱、显示与电池技术百花齐放

本届车展中智能座舱领域创新同样不断。联发科带来多款智能座舱芯片平台及产品:旗舰级CT-X1(3nm工艺、130亿参数大模型、AI绘图)、CT-Y1/CT-Y0(4nm工艺,70亿参数AI模型,安兔兔跑分超107万),已获得吉利、广汽等头部车企定点合作。CT-X1支持1秒生成AI图像,带来更加人性化的交互体验,量产车型有望于2025年中问世。

森思泰克的行泊一体域控制器支持多颗主流芯片,融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数据共享,不仅提升了泊车场景远距离感知,还节省了约30%硬件成本,并将开发周期缩短至行业平均一半。

华勤技术、均胜电子等企业则聚焦高性能、多模态互动的智能座舱,加码大模型、定制化空间等新型体验。HUD供应商泽景带来AR HUD及HUD 5.0,通过智能光控、超清分辨率等突破,为前装市场提供更高端的产品方案。

电池领域创新亮点同样突出。比亚迪发布搭载硫化物固态电池的“海狮07 EV”“星舰”,续航分别达1000km、1200km,蔚来ET9则搭载150kWh固态电池,续航能力和低温性能双双提升。宁德时代全新钠离子电池将在今年搭载极氪009,-40℃低温续航保持率高达九成,10分钟快充可补能600公里,并力推全固态电池有望2028年量产。

中国汽车产业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

传统和新势力车企同步发力,“中国方案”正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包括奔驰、奥迪、宝马、丰田、日产等诸多国际巨头,均有中国本土供应商进入核心体系。日产N7等新车型全部由中国团队负责研发,并搭载Momenta L2++级别辅助驾驶,专为中国市场定制。

上汽通用别克也将在年内量产自适应城区驾驶辅助技术,结合端到端大模型,实现高精地图“去依赖”方案。丰田、雷克萨斯等品牌也带来全球或中国首发车型,强调更多“为中国而定制”的特色配置。“中国智造”由此成为全球电动与智能汽车舞台的重要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