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情资讯>行业新闻

全场景体验焕新!星闪技术赋能四大黄金赛道,撬动千亿市场

2025-7-4 9:35:00
  • 全场景体验焕新!

全场景体验焕新!星闪技术赋能四大黄金赛道,撬动千亿市场

在移动智能时代,随着智能家居和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的激增,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已成为连接“万物”的关键纽带。传统的无线短距方式,如Wi-Fi和蓝牙,受限于高能耗、易受干扰以及相互兼容性差等因素,难以满足新一代智能场景日益严苛的需求。随着智慧办公、智能汽车和家庭娱乐等领域高速发展,更高效、稳定、智能的无线连接技术应运而生——星闪(NearLink)。

星闪技术的诞生与爆发

自2023年9月正式商用以来,星闪技术凭借“低时延、精定位、高吞吐、抗干扰、高并发、高可靠”六大核心优势,迅速激活了各类智能终端与应用创新。例如,在2025华为开发者大会上,星闪技术实现的游戏手柄可无需接收器与设备直连,极大提升了电竞体验;华为Pura80手机首次支持星闪车钥匙,在为尊界S800解锁时,定位和解锁的精准度均提升至原有方案的5-6倍。

在智能家居领域,星闪网关路由已经成为控制枢纽,可与家庭传感器等多设备协同工作,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家居体验。从消费电子到智能出行,星闪推动的创新正在加速“万物互联”的现实步伐。

星闪联盟阵营持续壮大,生态爆发加速

2025年6月,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介绍,星闪的连接能力持续升级:无论是定位精度、传输速度、还是覆盖范围与时延,均相较蓝牙、UWB具备明显优势。截至目前,已有超200款星闪产品上市,出货量突破7000万台,国际星闪联盟成员数量更是增至1200家。

短短不到五年时间,星闪技术为何能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与市场认可?行业分析普遍认为,星闪的六大技术优点与极强开放性,是其快速扩容的核心推动力。

技术进阶带来的优势体验

与蓝牙相比,星闪在低时延、高可靠、精同步方面表现更为领先。传输速度高达蓝牙的6倍,单向时延从毫秒级降至微秒级,能够轻松胜任高并发、低卡顿的无线需求。在拥挤、嘈杂的环境下,星闪展现出出色的抗干扰性能,终端连接数与并发能力远超蓝牙。

星闪还兼顾低能耗与广覆盖,相较蓝牙能耗降低约40%,覆盖范围达到其两倍。定位精度方面,星闪已经可以提供厘米级、分米级的精确服务,适合数字钥匙、智能穿戴、室内定位等多元场景。

星闪技术应用加速落地,智能场景“百花齐放”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的预测,全球星闪技术市场规模有望2025年突破50亿美元,至2030年将达151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超117%。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预计将贡献40%的全球需求份额,增速领跑全球。

以数字车钥匙为例,2024年中国乘用车新车数字钥匙配备率达到了51.7%,智能车钥匙技术正进入更新换代周期。星闪引入基于“相位差”与“飞行时间TOF”算法的测距技术,精准度提升显著。最新上市的问界、尊界、东风等多款车型均搭载星闪钥匙,用户体验明显优于传统蓝牙钥匙。

用户反馈也印证了官方数据:如佩戴支持星闪的智能手表,20米外即可远程唤醒尊界S800车辆,从进入迎宾区到实现自动解锁,整个过程顺畅高效,稳定性远超以往。

泛在定位与设备查找:赋能全场景智能

随着“星闪查找”等新功能落地,手机、平板、耳机等设备即使在关机或离线状态下,也可通过星闪实现高精度定位与智能查找,极大提升了设备安全和找回成功率。例如,开启查找功能的鸿蒙PC在离线关机后,仍能通过星闪定位位置,耳机遗失也可借助手机“精确查找”,获得直观方向与距离指引。

AI融合推动家庭、外设全面升级

2024年底至2025年,华为系列路由产品陆续融入了星闪网关、Wi-Fi 7、AI抗干扰等多项创新,单台路由最高可联接300台智能设备,为全屋带来极致网络体验。星闪在游戏外设上的低时延和高回报率优势,更为电竞用户带来“跟手”操控感,彻底解决了卡顿与响应延迟。

开放生态与标准引领未来

鸿蒙系统与星闪的结合,正推动不同行业终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通过鸿蒙的软总线与星闪的硬总线协同,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被进一步重构,行业专家认为这个“1+1>2”的融合,将加速AIoT创新应用的落地。

上海海思、赛西实验室等芯片和测试机构已队列入局星闪生态,在音频传输、智能家电、可穿戴与游戏外设等领域持续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

完善的标准与测试体系保障大规模落地

星闪联盟已建立起完整的标准、测试及认证体系,涵盖HID、车钥匙、耳机等多个应用层协议,并联合泰尔实验室等权威机构,构建了射频、协议与互操作全流程测试工具和规范,为产业链各环节的互联互通与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展望未来:星闪赋能万物智联时代

随着2025年鸿蒙6正式发布,星闪与鸿蒙的深度融合将持续提升万物智联体验。无论是消费电子、智能穿戴还是车载与家居,星闪为创新应用开发提供了更具前景的连接解决方案。展望未来,华为与其生态伙伴正赋能更多行业迈向智能化新阶段,共塑全场景智慧生活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