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情资讯>行业新闻

小米发布智能音频眼镜2

2025-3-26 9:25:00
  • 其首款AI眼镜

小米发布智能音频眼镜2

小米智能音频眼镜 2 登场:并非 AI 眼镜,却仍看点十足

3 月 26 日 10:00,小米商城和小米有品平台正式开启了 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 的众筹活动。其建议零售价 1199 元起,众筹价 999 元。3 月 23 日,小米智能生态官微发布预热消息后,不少人误以为这款产品是小米首款 AI 眼镜。AI 眼镜向来关注度高,大家对小米推出 AI 眼镜的期待可见一斑。但小米内部人员很快出面澄清,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 只是 MIJIA 智能音频眼镜的迭代产品,并非 AI 眼镜。这一回应,虽让部分消费者失望,却也反映出当前 AI 眼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全方位升级

小米智能生态官微介绍,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 在重量、音频和智能助手等方面实现了全面革新。

在重量设计上,这款眼镜搭载 5mm 起的纤细镜腿,深空钛款整机重量低至 27.6g,相较于前代的 38.1g,减重约 10.5g。配合琴钢超弹铰链,不仅佩戴稳固舒适、不会夹头,还通过了 15000 次弯折测试,耐用性有保障。

音频技术是这款产品升级的重点。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 采用开放声场设计,对声学架构与响度进行了优化,支持通话智能降噪,在 4.5m/s 的风速下,也能实现清晰通话。同时,逆声场防漏膜与米家 App 隐私模式的加入,有效减少了漏音问题。眼镜还支持长按镜腿开启实时录音,适用于现场记录、会议、通话等场景,并且录音时会亮灯提示,保护用户隐私。此外,该产品支持智能生态联动,用户可通过语音唤醒小爱同学,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和小米汽车(如 SU7),还能在双设备连接时自动切换音频。

续航方面,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 表现出色,可实现 12 小时连续聆听或 9 小时通话续航,支持 2C 磁吸快充,充电 10 分钟就能满足 4 小时的使用需求。款式上,除了多款经典框型,还新增了深空钛款,更显高级质感。

回顾小米智能音频眼镜系列,上一代产品于 2023 年 4 月 10 日发布,主打 “眼镜与耳机二合一”,满足线上会议、听歌、看视频、通话等场景需求,兼容安卓、iOS/macOS、Windows 设备。时隔近两年,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 的推出,在音频和智能助手功能上进一步强化,但依旧不属于 AI 眼镜范畴。

消费者对小米 AI 眼镜的期待

官方已明确 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 是 “音频眼镜”,并非 AI 眼镜,其核心功能集中在音频播放、通话降噪等基础应用,本质上是 “眼镜 + 耳机” 的一体化设计。目前,小米尚未推出以 “AI 眼镜” 命名的产品,该产品宣传中也未涉及 AI 技术应用,仅提及智能助手。

与真正的 AI 眼镜相比,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 存在明显差异。AI 眼镜通常以专用 AI 芯片、AR 光学模组及多模态传感器作为底层硬件支撑,融合 AI 大模型、计算机视觉、AR/VR 技术,支持手势识别、眼球追踪、AI 语音深度交互等高级智能交互方式,能够提供实时翻译、AR 显示、环境感知、AI 视觉交互等 AI 功能。

既然 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 并非 AI 眼镜,为何海报发布后,会被误认为是小米首款 AI 眼镜?这背后,是消费者希望小米入局 AI 眼镜市场,拉低产品价格的诉求。

当前,主流 AI 眼镜价格普遍在 2000 元 - 5000 元之间,部分高端产品甚至超过万元,如 Google Glass 4 售价 25888 元。高端 AI 眼镜市场,Meta Ray - Ban 系列占据主导地位。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 210%,主要得益于 Meta Ray - Ban 的推动。Meta Ray - Ban 通过融合可穿戴 AI 技术、时尚设计和智能功能,革新了智能眼镜体验。

Meta Ray - Ban 搭载高通骁龙 AR1 Gen 1 芯片,内置 Meta AI 语音助手,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就能完成播放音乐、拨打电话、拍照录像等操作。它配备 1200 万像素摄像头,可拍摄 3024×4032 像素的照片和 1080P 60fps 的短视频,支持蓝牙连接手机通话,还集成了 Apple Music、Spotify 等主流音乐平台。但这款产品不具备 AR 功能,售价 329 美元(约合 2385 元人民币),续航仅 6 小时左右。

Meta Ray - Ban 爆火后,国内 AI 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小米、华为等传统手机厂商,字节、百度等互联网大厂,Rokid、XREAL 等 AR/VR 厂商,李未可等 AI 创企,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纷纷布局。据统计,预计 2025 年全球 AI 眼镜出货量将突破 500 万台,中国厂商预计贡献超 60% 份额,约 320 万台。国泰君安预测,2025 - 2026 年是 AI 眼镜行业从 “功能探索期” 迈向 “规模化爆发期” 的关键阶段,中高端 AI 眼镜价格有望降至 1500 元以下。

如今,AI 眼镜核心技术已基本成熟。DeepSeek - R1 等开源模型的端侧优化,解决了 AI 眼镜本地化计算难题;高通 AR1 Gen 1 等 AI 芯片的推出,突破了端侧算力瓶颈;舜宇光学、歌尔股份等企业在光学模组、代工领域的布局,降低了核心零部件成本。行业正需要一家有影响力的企业入场,降低 AI 眼镜价格,消费者普遍认为小米有能力扮演这一角色。

小米具备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通过与歌尔股份等核心供应商深度合作,实现芯片、摄像头、电致变色镜片等全链路供应链优化,这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在 AI 功能研发上,小米集成 DeepSeek 等 AI 大模型,能优化 AI 眼镜的实时翻译、AR 导航、会议速记(准确率 98%)等场景化应用,改善当前 AI 眼镜功能堆砌、体验不佳的问题。此外,小米依托全球 6.55 亿 IoT 连接设备和超级小爱助手,可构建 “AI 眼镜 + 手机 + 汽车 + 家居” 全场景生态,增强用户粘性。凭借供应链成本控制、端云协同技术和生态闭环整合优势,小米有望以高性价比切入消费级 AI 眼镜市场。此前有消息称,小米首款 AI 眼镜预计于今年 3 - 4 月发布,虽然此次发布的不是 AI 眼镜,但大家仍可保持期待。

结语

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 凭借 27.6g 超轻镜体、4.5m/s 抗风噪通话、12 小时续航等升级,将 “眼镜即耳机” 的使用场景做到了极致,体现了小米在智能穿戴设备上坚持的 “实用主义” 理念。尽管它并非 AI 眼镜,仍以 “音频” 作为核心功能,但骁龙 AR1 芯片的成熟、DeepSeek - R1 模型的端侧优化,以及与小米汽车 / SU7 的深度联动,都表明小米在 AI 眼镜技术上已有一定储备。消费者期待小米早日推出 “眼镜即 AI 终端” 的产品,毕竟小米一直致力于让科技惠及大众,其未来的创新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