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uise裁员50%,Robotaxi行业迎来转折点
本周,Cruise宣布裁员50%,涉及超过1000名员工,包括首席执行官、首席人力资源官及首席安全官等多位高管。这一决定标志着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Cruise正式退出Robotaxi业务。早在2023年12月,通用汽车就已宣布停止对Cruise的资金支持,并将公司资源重心转向量产车的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未来,Cruise的员工和资产将并入通用汽车,与其技术团队合并,共同推进智能驾驶技术在通用旗下车型中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Cruise曾是美国仅有的两家获得Robotaxi收费许可的公司之一(另一家为Waymo),并与Waymo、百度Apollo一度并列为全球Robotaxi“三巨头”。然而,Cruise的退出并不意味着Robotaxi模式的失败,而是行业竞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8年烧光百亿美元,Robotaxi仍未盈利
自2016年通用收购Cruise以来,通用累计投入超过100亿美元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和法规约束,Robotaxi业务始终未能实现盈利,反而成为一个“烧钱无底洞”。尽管Cruise和Waymo在2021年获得了加州交通管理局(DMV)颁发的收费许可,但初期运营时间和范围受到严格限制,无法实现规模化盈利。
即便后期逐步扩大了运营范围和时间,Robotaxi依然面临巨额亏损。通用汽车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Cruise在旧金山和凤凰城部署了242辆自动驾驶车辆,并提供7×24小时运营服务。然而,该季度亏损高达5.6亿美元,平均每天消耗约4500万元人民币。
此外,Robotaxi的技术问题也频频引发争议。2023年,Cruise的自动驾驶车辆在旧金山多次引发交通事故和拥堵,甚至阻碍了消防车等紧急车辆的通行。同年10月,一起涉及行人受伤的严重事故导致Cruise的Robotaxi运营资质被吊销。技术问题和社会舆论的双重压力,使得Robotaxi行业的发展更加艰难。
Robotaxi的新方向:转向量产车高阶智驾
在过去几年中,许多L4级自动驾驶公司因高昂成本和技术瓶颈而倒下,部分公司则选择将业务重心转向量产车的高阶智能驾驶技术(L2/L2+级别)。这一方向的成功案例包括:
元戎启行:2022年,公司从L4路线转向量产车L2级智驾方案。截至2024年,其智驾方案已落地近2万辆量产车。
福特与大众的Argo.AI项目:尽管该项目在2022年关闭,但福特随后将资源转向L2级辅助驾驶技术。
百度Apollo:尽管百度的Apollo智驾方案未能在主机厂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其Robotaxi项目“萝卜快跑”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之一。
对于Cruise而言,将技术团队和资产并入通用汽车,开发面向量产车型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是顺应行业趋势的理性选择。尤其在美国市场,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处于领先地位,通用亟需一套具有竞争力的智驾方案,提升旗下燃油车和电动车的智能化水平。
Robotaxi的未来:车企与科技公司的博弈
Robotaxi行业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传统L4级自动驾驶公司面临来自车企的挑战,包括特斯拉、小鹏等车企已宣布Robotaxi计划,并凭借更低的成本优势占据主动地位。相比之下,传统L4公司需要持续的高额资金支持,而车企则可以将Robotaxi功能作为量产车的附加功能,逐步实现市场渗透。
从L4到L2,还是从L2到L4?这两种路径的优劣将在未来五年内逐渐明朗。无论如何,Robotaxi行业的核心问题仍是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对于Cruise而言,退出Robotaxi业务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一次战略调整,为通用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长期发展铺平道路。
写在最后:
Cruise的裁员和战略转型代表了Robotaxi行业的一个重要拐点。尽管L4级自动驾驶的愿景仍未实现,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正在为自动驾驶行业开辟新的增长空间。未来,Robotaxi的竞争将不仅仅是技术实力的比拼,更是商业模式和市场接受度的全面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