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司长期代理EDS-11690FF9VA 950~2150MHz STD. F CON./H DVB-S/S2 ,大量原装现货,假一赔十,以优势说话!
电话:0755-83242658/83950450
手机: 13641469108
手机:13826503590
商务QQ: 543158798/1248156793
Email:543158798@qq.com
联系人:廖先生/阮小姐
深圳市信泰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若对产品有疑问或希望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可以通过以上方式与我司业务联系!我们将为您提供优势的服务!
存储器产业无论落地何处,都会在当地政府的电子基础产业中产生质变,由此带来税收、就业、整个产业经济的大幅提升。
本报记者 陈宝亮 北京报道
涉及数百亿美元巨额投资、一度无人问津的存储器,正在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竞相追逐的产业。
自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并成立千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以来,关于“地方政府建设存储器基地”的新闻就不断见诸报端,不过当事企业、政府、资本从未对新闻有所回应。
但最近,所有的玩家却一同现身。2015年10月,风头正劲的紫光集团、传言最多的武汉新芯,以及合肥、深圳等地方政府,相继传出进军存储产业的新闻。
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规划中,中国要在15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存储器必然是国家扶持重点。存储器产业无论落地何处,都会在当地政府的电子基础产业中产生质变,由此带来税收、就业、整个产业经济的大幅提升。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距离国家决策的日期越来越近,好几个地方政府、企业都盯着这个大蛋糕。”
博弈存储
2015年9月30日,中美互联网大会之后,紫光集团宣布38亿美元入股美国西部数据,后者是全球知名的硬盘厂商。之后的10月21日,西部数据宣布190亿美元收购SanDisk,SanDisk与三星、海力士、东芝、美光等巨头并称全球五大存储。显然,只有180亿市值、2亿现金流的西部数据背后,是志在存储的紫光集团。
10月29日,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存储及相关芯片是紫光芯片产业的三个重点之一。”另外两个重点分别是移动芯片、物联网。赵伟国介绍,全面收购、境外入股、境内合资是紫光的实现路径。根据这一路径规划,紫光的存储之路刚刚开启,未来,紫光或许将与美光、Intel等国际巨头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
在所有紧盯存储器的玩家里,紫光风头最劲。但相比于筹备良久的各地方政府而言,紫光只是后来者。
早在2013年,北京、武汉两地政府已经就存储器基地开始规划。知情人士透露:“最初,武汉打算以武汉新芯为基础,提出140亿美元规划建设生产线;而北京则以中芯国际为基础,打算投资110亿美元。但两个方案都没有通过。”
武汉新芯主要为存储芯片设计公司代工芯片,累计出货量超过10万片,中芯国际则是国内最大的芯片制造企业,位于上海。
前述知情人士称:“方案被否之后,两家公司重组规划:基地建设到武汉、募资平台合并,原本负责在北京筹建存储基地的中芯国际首席运营官赵海军,将担任领军者。”
2015年10月28日,湖北日报刊文《240亿美元打造存储器基地》,文中,湖北省经信委透露:“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武汉新芯、湖北基金公司、北京亦庄开发区,共同出资240亿美元在武汉建设的国家存储器基地,组建存储器公司,实现每月30万片存储芯片的产能规模。”
另一个颇具竞争力的是合肥政府。2015年10月20日,合肥政府投资135.3亿元与台湾力晶科技合资建设晶圆制造工厂,力晶科技是台湾第一家具备高容量快闪存储器实力的半导体厂商。
除此之外,深圳政府也被曝出“投资200亿引导存储产业”的新闻。
市场吸引
当前的经济转型中,存储器对产业经济的价值已经愈发重要。
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信息消费、宽带中国、网络安全等国家战略,但这些战略中最核心的集成电路产业始终薄弱。
根据国内知名分析机构赛迪顾问提供数据,2014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达到10393.1亿元,占全球芯片市场50.7%。其中,存储器市场规模达到2465.5亿元,占国内市场比重23.7%,其比重超过CPU、手机基带芯片。由于中国存储器产业基本空白,几乎100%依赖进口。2013年、2014年,中国芯片进口额分别为2313亿美元、2176亿美元,存储芯片进口额超过600亿美元。
受到中国庞大的存储器市场吸引,2012年,三星在中国西安首期投资70亿美元建设存储生产线,并于去年投产。2015年1-8月,该工厂累积产值115亿元,年底可突破150亿元。此外,三星的落地还吸引了美光、美国空气化工、日本住友、韩国东进等88家配套企业落户,总投资约4.38亿美元。根据预计,项目三期总投资300亿美元,将带动16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驻,直接或间接增加万余就业岗位,并进一步带动服务业提升。
对地方政府而言,投资存储器带来的就业、税收、GDP已经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