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无法自证自己的好你就是坏:你扶人就说明你撞了人,你救人就意味着你问心有愧,你越无私无畏越反证你大奸若诈。
周日逛书店,正好四楼中庭有一个心理学活动,我便随缘加入。
是个释梦小组,被挑中分享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干净的蓝制服,应该就在附近上班。她说常常做噩梦,梦中被鬼追赶。心理老师问她:“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还记得吗?”
她迟疑了一下:“是我高三那年,我出了车祸。”
一个大雨天,她打着伞,边走边玩手机,突然身体右侧一阵剧痛,她摔倒在泥沱里,是一辆麻木(载客三轮车)撞上了她。她坐起来,浑身湿透,只感到雨水哗哗往下淌,她不知道其实在流血。她在泥里摸手机,想打给家人,肇事司机很惊慌,说要把车掉头,送她去医院,事实上却一脚猛踩,逃离了现场。她怎么也找不到手机,就满脸血水地去敲一辆停在路边的小车:“能不能请你送我回家,我要找我爸爸。”车里的女司机一言不发,直接摇上车窗,开走了。
说到这里,她有点儿哽咽,又突然一抬头,绽放笑容——我看着好难过。好久之前,我便有了这样的习惯,每当说了丧气的话、不愉快的遭遇,总赶紧加上两个字:“哈哈。”我不要你知道我的痛我的伤,人海像大海一样茫茫,血的腥气是危险的信号,会召来嗜血的鲨鱼。隐藏是求生的不二法门。
才十几岁的小女孩,站在大雨里不知所措。这时,又来了一辆麻木,很怕惹事上身,停得远远的,问她:“丫头,你行吗?……丫头,我不能送你回家,但我可以帮你给家里打个电话。……丫头,不是我撞的你,你可不能讹我。”在她父亲来临之前,这辆麻木也迅速离开了。做好事或许要冒绝大风险的,每个人都知道。
小姑娘说:“我不怪他,我知道他是怕。”
我没有车,但是将心比心,如果我有车,我在现场,我有没有勇气让她上车或者送她上医院?我怕不怕她一把揪住我,一口咬定是我干的?有那么多先例,吓到了我们。我大概……也只能打个110吧。
女孩后来缝了六针,她说:“那以后,我再也不走路玩手机了。”稍稍腼腆地笑起来。到最后,摔得头破血流的每个人都只能从自身找教训,不能改变世界的我们,改变自己。
就在今年夏天,在欧洲,我女儿也有一次流血事件。
是个周六,我们在老佛爷逛了一天,一出门——可能商场冷气太足而室外温度又太高——她呼一下开始流鼻血。我惊惶失措,开包又找水又找餐巾纸,正惊乱间,眼前来了个身影,是个洋妞,问我:“Can I help you?(我能帮你忙吗)”我慌慌张张答:“I want a Taxi.(我想要的士)”她毫不犹豫,奔出去替我拦车。
我话才出口就想:不好拦车吧。以我在中国的经验,的士司机最讨厌搭病孩的。但是的士很快就来了,司机二话不说让我们上车,问了地点后,再未交一言。
到下车,我真心地说:“merci(法文谢谢)。”他答我:“merci。”——对欧洲人来说,只要是人,有所交集,就要彼此道谢,这是近乎本能的社交礼貌。很惭愧,在国内却有大部分人做不到。
此刻我想:为什么,他们不怕?不怕麻烦不怕弄脏车不怕惹事上身?
在欧洲,我也有一次怕的经验,是和中国人。
当时我们在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有街头艺人放了一桶肥皂水,提着两根竹竿组成的线网制造七彩泡泡,引得小朋友们大呼小叫,纷纷追逐。我女儿身不由己汇入孩子丛,一边伸手抓泡泡,一边倒退狂奔。所有小朋友全往一个方向倒退狂奔,果然她和别人撞上了。
那也是个小女孩,玩疯了,完全没感觉到撞这件事,还仰着头伸着手抓泡泡。一个中年男人,应该是她爸爸,大步向前,厉声问她:“有没有撞到?有没有怎么样?”
我一听是中文,就笑着对他说:“我看着的,就是跑起来互相撞上的,没事儿,俩孩子都没事儿。”
他冷冷的、几乎是狠毒地瞪了我一眼,不理我,继续问小女孩:“怎么样?你感觉怎么样?”
我一下子胆寒起来:异国他乡,发生纠纷该怎么办?打我是肯定打不过人家的,叫警察?第一我不谙意文也不知道意大利的报警电话;第二我的手机还没开通国际漫游;第三,人家如果三拳两脚把我们娘儿俩撂倒就走,估计警察来了也没辙……小女孩一溜烟地追泡泡,根本没理她爸。
我赶紧一把揪住我女儿:“去那边,别在这边玩儿。”生生把她扯到了欧洲孩子们的中间。
我参加旅行团的时候,导游让我们记她的电话,千叮万嘱:万一走丢了,一定要找欧洲人借电话,让他们打这个号码。她说:“千万别找华人,华人不会帮忙的。”
所有人都会心一笑:没错。这年头,谁敢把电话借人呀。大概这就算知根知底,我们彼此知道对方能坏到什么程度,正如我们对自己的了解。
我的朋友,曾经在火车站把手机短暂地借出去,让人打了个电话,回头五心不宁,花了好几天时间,改微信、QQ、支付宝、手机银行……一切的密码。
她女儿对她说:“妈妈,如果你手机不借人,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想必,她们以后也会参加袖手旁观大军吧。没什么可怪她们的,她们不过是怕。
怕什么?怕人心的败坏。我曾经帮助过一个人,那人事后对我图谋不轨,我忍了很久才跟我妈吐槽,我妈惊呆了,过了好久说:“按老话说,你算是对他有恩的。”我听了啼笑皆非,新时代了老话没有多少生存空间。报章上,在周围,看过那么多被救被保护被援助的人对恩公反咬一口,咬得鲜血淋漓。
怕法律的不公不义。并不是说你是好人,你问心无愧,法律就一定站你那一边,很多时候,无法自证自己的好你就是坏:你扶人就说明你撞了人,你救人就意味着你问心有愧,你越无私无畏越反证你大奸若诈。
怕自己的孤立无援。明明社会一直在进步,但很多场合很多事,仍然是靠拳头在说话。楼上漏水到你家,你客客气气和他谈,对方不鸟你——物业无能为力,社区不管这闲事,法院?你听说过执行难。怎么办?朋友跟你说:“找黑社会呀。”觉得你真笨。
我一个女友,一个同事的太太得了“抑郁症”,怀疑单位所有女性都是丈夫的小三,天天打电话给她们破口大骂,威胁要上门打闹。怎么办?男人视若无睹,单位面露难色:“这我们管不了……”报警是个笑话。我的女友好个女汉子,心一横,在车上放了一把淘宝买的工兵铲。她打定主意,决不让新闻上的什么撕衣服、泼汽油发生在自己身上,大不了就决一死战呀。
暴行往往来自于恐惧。最丑恶的互相出卖,根源无非是惊恐到极点的自我保护。《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他爱得如此痴绝,但当走投无路,他也被迫揭发最爱的人:“你们都骗我,我也揭发!段小楼……楚霸王都跪了京剧能不亡吗?”
很多人喜欢说: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我不苟同。在危机四伏的世界里,硬蒙上眼睛假装有安全感,是更愚蠢的事。只是,到几时,我们才能多少脱离惊弓之鸟的状态?不至于每个陌生电话,都要打起精神来听,一听到:“我们公司有一项优惠……”就直接挂电话。更不至于街头陌生人一靠近,就各种警觉,他可能只是问路——或者爱慕我的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