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的商业模板分析

2012-11-3 9:42:00
  • 虽然离2012年的结束还有一段时间,但是把“中国好声音”称之为这一年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应该不会遭到任何质疑和挑战。它的第一期即达到1.5%的收视率,第二期跃至2.71%,到9月30日的“巅峰时刻”,则创下了高达6.109收视率的奇迹。与之相对应,广告价位也节节攀升。据浙江卫视负责广告的

虽然离2012年的结束还有一段时间,但是把“中国好声音”称之为这一年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应该不会遭到任何质疑和挑战。它的第一期即达到1.5%的收视率,第二期跃至2.71%,到9月30日的“巅峰时刻”,则创下了高达6.109收视率的奇迹。与之相对应,广告价位也节节攀升。据浙江卫视负责广告的副总监王俊向本刊透露,今年“好声音”第一季十期节目的广告费和版权销售一共赚到了3亿多,获得圆满成功后,人气学员的代言广告及商业演出也在全国各地铺天盖地,轰轰烈烈。

从策划到操作,四个月时间,一个亿的投入,最终获取三倍巨额盈利,短时间内拉动了几乎所有商家的神经,牵起了一张巨大的商业之网,这真是一台激情熊熊燃烧的娱乐大戏。它不仅是一个极其成功的商业模板,且在这个传播方式正面临革命的时代,预示着文化投资、文化消费、文化产业发展某种值得思考的方向。

“好声音”区别于目前各大电视台已经疲沓的选秀形式的,其实不仅是更大的赌注所获取的更精良的制作;也不仅是甲乙双方甚至多方的风险共担、资源互换、利益共享;更重要是以一条条有情纽带,将参与者、选择者、观看者的喜怒哀乐都纠集到那个以成功或失败为符号的舞台之上,由此最大限度地调度与纠集了人力成本,这正是广告商迅速集结的最根本原因。它使这里的每一结点都涌动着所谓的“文化消费”,由此构成了一个商机密集交织的巨大商业舞台。这可能就是当今信息传播极为发达时代新型的娱乐大片模式:资本迅速集结、涌动、发酵、然后心满意足地增值。

在这部“大片”中,“好声音”实际是一个符号,它最大限度调度了越来越多人的消费热情。这样的前提下,争论各自演唱水平之高低,本身都在抬高消费的热诚。一个个具体可辨识,可热议的角色通向各种不同趣味的有关“好声音”辩驳;角色越反差,情绪就越起伏;模仿的台上歌手与被模仿的台后明星偶像对应;导师选择选手与培养的趣味引来各自的拥趸与敌手;各样的溢美与批评引出各样的意气与激愤;由此才鱼龙交杂、惊涛拍岸,汹涌澎湃。这就是网络立体传播时代典型的文化商业。越来越发达的网络培植起了越来越挑剔,表面越来越自以为独立的个性意识,有关“好声音”因此就有无数标准在彼此反应与彼此对抗。这个节目的导演者只不过最大限度鼓动了这么一场有关标准争论的狂欢,这样的背景下,有关这些歌手究竟达到了怎样标准,决赛结果究竟又符合了怎样标准的争论,其实怎么着都难辨清其意义。

因为,已经很难有公认的、公平的标准,所以,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撩拨大家参与讨论的平台,将这个大家参与的平台变成了一场狂欢的尽兴,又最终通过这种尽兴,在散场之后收取了利润的果实。

我们力图把这一切展现给大家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这就是当下我们的文化生态,我们都在这样的舞台之中,都是这样的商业演出中的一个角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