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疆ROMO扫地机器人官宣面世:高端市场迎来新玩家
多年来,关于大疆布局扫地机器人市场的传言一直未曾中断。回溯过去五年,多次有行业内消息透露,大疆在相关项目反复论证、持续打磨细节。今年5月,网络上流出大疆扫地机器人的包装箱照片,外界几乎一致判断新品将在618前亮相,借势家电消费旺季,但大疆选择了高调“跳票”。
直到7月23日,谜底才正式揭晓——大疆通过官微官宣,将于8月6日发布旗下首款扫地机器人,并首次展示外观细节。从发布信息来看,大疆将采用全新“ROMO”品牌,且同步准备了两组基站外形,其中特色鲜明的透明版基站让内部结构一览无遗,或为高阶配置产品。
ROMO功能速览:扫拖一体、多版本可选
据大疆官方海报披露,ROMO扫地机器人基站集成了“去污清洁液”“除菌清洁液”与集尘袋三种可更换模块,显著提升后期维护便捷性,而内置水箱与基站自动上下水功能也在官方及电商平台预约通道中得以确认,扫拖一体已成标配。
ROMO首发产品线囊括S标准版、A进阶版、P旗舰版三大系列,并在水箱与自动上下水等配置上加以区分,用户可根据需求灵活挑选。从影像资料观察,产品在感知硬件上疑似搭载了双目摄像头和多传感器组,但未发现此前传闻的可升降激光雷达结构。电商信息则提及ROMO主打结构光避障技术,更具体的参数要等到正式发布揭晓。
核心技术:避障新招待揭晓
现阶段,扫地机器人的主流避障方案主要分为基于LDS的单线激光雷达建图和视觉辅助融合,部分高端机型如科沃斯X2尝试210°混合固态雷达,以实现更高精度、更快速的数据刷新。但顶配路线基本是激光雷达与摄像头方案融合,比如石头T7 Pro通过双目摄像头与激光雷达协同工作,用于建图和实时识别障碍物,部分旗舰型号则加持RGB、ToF等多种传感器,覆盖复杂家庭环境。
作为在无人机智能避障领域有深厚积淀的企业,大疆会不会在ROMO身上复制其空域算法优势,带来避障方式的新突破?目前尚无定论。从外观和已知结构来看,ROMO并未采用市场上从未见过的设计,终极创新点或许仍需等新品正式发布后再作评判。
值得一提的是,媒体检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数据发现,ROMO存在CR8E和CR8F两个认证型号,生产方系福日电子控股的深圳以诺通讯,侧面证明大疆在产品落地环节采取了代工策略。
高端市场新变局:大疆能否复制无人机神话?
据IDC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突破2060万台,销售额逼近百亿美元,同比增幅均达两位数。高端化趋势明显,主流品牌加速技术堆料带动均价走高。
就国内格局而言,“五强争霸”已定型——科沃斯、石头、云鲸、小米、追觅出货量排名依次占比。头部玩家之间份额相距并不大,市场竞争极为白热化。放眼全球,iRobot在海外布局多年,石头科技则凭借技术快速追赶。2024年全球市场,石头以16%的份额领跑,iRobot与科沃斯分列其后,前三市占率仅差3个百分点。
但领先者地位并不稳固。iRobot在北美的市场排名,2025年一季度已从前一年第二滑落至第五,原因包括技术停滞和价格优势丧失。对大疆来说,这或许意味着以无人机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丰富的全球市场运营经验,大有机会在海外打入主流阵营,特别是当前全球高端市场尚未跑出“超级巨头”。
从价格走势来看,近年来高端扫地机器人定价一度飙升到6000元档,如今高端产品价格已普遍回落至4000元附近。用户对高端机型体验独特性的感知并未显著递增——路径规划和清洁创新并未实现“质变”,性价比成为新焦点。而大疆付诸五年打磨,是否能够将深厚SLAM与避障算法积累转化为终端体验上的巨大优势,将是其能否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大疆此次入局扫地机器人市场,不仅仅是品牌扩展,更是一次将成熟的无人机技术生态迁移到家庭智能领域的探索。作为其跨界首秀,ROMO系列最终能否以差异化体验赢得高端用户认可,还需经历市场和消费者的严苛检验。五年磨一剑,风口已至,ROMO或将成为大疆开启新市场增长点的关键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