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鑫存储(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证监会安徽监管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成为其辅导机构。这一进展,让这家国产DRAM存储器企业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企业概况与发展历程
长鑫存储自2016年成立以来,专注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DRAM)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目前,公司已发布覆盖移动终端、电脑、服务器、虚拟现实和物联网等应用场景的多款DRAM产品。
据官网披露及公开资料梳理,长鑫存储自2017年合肥项目开建,到2018年厂房落成并投产首批8Gb DDR4样品,仅三年便在国产DRAM领域成功切入市场。2019年,公司拿下首笔订单,逐步打开市场局面。2019年,长鑫12英寸DRAM项目正式签约落地合肥,总投资超过2200亿元,其中三期满产后预计可达月产36万片晶圆。
产能扩张与技术进步
长鑫存储近年快速扩建新项目。北京项目的一期试产线已于2022年1月贯通。Omdia预计,2025年长鑫存储DRAM芯片出货量将由2024年的162万块增长至273万块,同比大增68%。目前,公司的月均DRAM晶圆产能已由2024年初的10万片提升到20万片,并逐步向更高阶的DDR5产品量产爬升。
技术方面,长鑫存储最新的18.5nm工艺相较于上一代19nm制程,在容量、能效与成本控制均有显著提升。例如LPDDR5系列产品传输速率达6400Mbps,功耗较前代降低显著,已在小米、传音等国产主流品牌验证装机。公司产品正逐步拓展至AI、大数据等应用市场。
产业地位与业绩表现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SK海力士、三星、美光以36%、34%和25%的全球DRAM市场营收份额居前三。长鑫存储目前份额约为6%,但增长势头强劲,预计2025年出货量同比增长50%,到当年第四季度市场份额有望提升至8%,逐步打破国际主流格局。
受中美半导体产业政策影响,美国对存储等高端制程设备出口限制,使得长鑫存储在进一步扩产和技术升级上面临挑战。因此,其未来技术突破和产能释放情况备受产业和资本市场关注。
资本结构与融资动向
辅导备案材料显示,长鑫存储注册资本为601.9亿元,无控股股东,最大股东为合肥清辉集电,持股比例21.67%。管理团队由多位资深半导体专家组成,CEO曹堪宇博士、董事长朱一明等均有深厚行业背景。值得注意的是,兆易创新是长鑫的重要合作伙伴和股东,其2024年向长鑫采购额达10.18亿元。
天眼查显示,长鑫存储自2018年以来已完成7轮融资,背后集结了合肥产投集团、大基金二期、兆易创新、小米、阿里、腾讯等知名投资方。仅2024年3月,公司完成108亿元战略融资,投前估值约1399.82亿元。其市值较2022年初已增长三成。
结语
长鑫存储凭借先进制程、规模产能和多元资本加持,正加速在全球DRAM市场争取更高份额。随着上市辅导工作的推进,以及业务布局不断完善,未来在先进存储芯片国产替代和高端应用市场表现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