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微半导体近日宣布,将与力积电携手推进8英寸硅基氮化镓(GaN)技术的量产合作。公告显示,力积电拥有成熟的180nm CMOS制程工艺,可通过更先进的工艺节点优化产品的性能、能效、集成度及成本等多方面表现。
据悉,纳微半导体将借助力积电为其100V到650V的氮化镓器件代工生产,以满足AI数据中心、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对高性能GaN技术的持续增长需求。首批来自力积电的器件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认证,100V系列将于2026年上半年在力积电正式量产,650V产品则将在未来一至两年内,逐步自现有供应商台积电转向力积电。
此次战略调整,目的是更好地契合高端市场对于高效GaN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快行业技术演进。纳微副总裁Sid Sundaresan博士强调,依托180nm工艺在8英寸晶圆上推进GaN制造,带来了功率密度、速度和效率的多重突破,同时提升了生产规模与成本控制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纳微此前的GaN产品生产一直交由台积电代工。近期,台积电宣布将于未来两年中逐步撤出GaN(氮化镓)市场,相关产线将在竹科工厂停产。台积电表示,正在与客户协作确保平稳过渡,并承诺在退出期间持续满足现有客户需求。
实际上,台积电此前对GaN业务持积极态度,并在2024年初的年报中提到,其第二代650V/100V E-HEMT技术已通过可靠性验证,原定2025年量产,并规划了8英寸GaN-on-Si工艺的发展,预计2026年投产。但根据最新战略布局,台积电正逐步剥离相对利润较低的GaN代工业务,将重心转向AI芯片等高算力领域。摩根士丹利分析称,到2026年,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产能将较2025年再增33%,以满足NVIDIA等公司日益增长的AI芯片需求。预计到2025年,先进封装业务对台积电营收的贡献也将超过10%。
2024年,GaN市场虽然出现了一些波动,例如Wolfspeed宣布破产重组,以及台积电筹划淡出市场,但氮化镓依然被视为具备广阔发展前景的新一代半导体材料。
作为GaN领域的代表企业,纳微推出了包括双向GaNFast功率芯片、电机驱动专用GaNSense芯片等多项创新产品,广泛应用于AI数据中心、太阳能及电动汽车等行业。例如,其双向GaNFast芯片通过独特结构和专利技术获得了突破,可实现高功率密度与高能效;在AI数据中心,纳微的GaN与碳化硅器件助力NVIDIA超高压直流(HVDC)架构,覆盖1兆瓦以上IT机架;同时,其650V GaNFast芯片也已被Enphase太阳能解决方案采用,而GaNSafe技术则进入了商用车载充电机领域。
随着台积电逐步退出GaN市场,业内普遍认为,其氮化镓工艺与力积电高度兼容,纳微等厂商在转单过程中迁移成本相对较低。未来这一变动是否会进一步影响晶圆代工行业的格局,还有待接下来市场和技术的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