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情资讯>行业新闻

车规MCU架构变革加速,芯科集成破局生态适配

2025-4-15 9:11:00
  • 玄铁C930的发布:2月的玄铁RISC-V生态大会,聚焦服务器应用领域,进一步展示了RISC-V架构在高性能领域的潜力。

车规MCU架构变革加速,芯科集成破局生态适配

2025年的RISC-V领域可谓热闹非凡,生态的加速构建与市场参与者的协同发力,让其逐步从低功耗场景拓展到性能要求更高的计算领域。尤其是在汽车电子架构持续演进的背景下,RISC-V的灵活性、高能效与扩展性,使其在汽车MCU领域备受青睐。这种支持不仅满足了车规级场景对于安全可靠的严苛要求,还为行业引入了更具成本效益和创新空间的解决方案。以下将会详细展现该领域的最新动态与关键产品。

全球RISC-V生态的持续壮大

进入2025年后,从技术创新到产业推动,RISC-V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玄铁C930的发布:2月的玄铁RISC-V生态大会,聚焦服务器应用领域,进一步展示了RISC-V架构在高性能领域的潜力。

欧洲投入巨资加强AI研发:欧盟高性能计算联合企业投入2.4亿欧元,用于开发面向AI的RISC-V芯片及相关软件支持。

国内政策支持:外媒报道,中国政策层面开始起草相关指导意见,鼓励全国范围内的开源RISC-V芯片使用。

传统厂商加入竞争:英飞凌等MCU巨头近年来也纷纷宣布将在汽车电子中全面引入基于RISC-V的架构产品,这标志着整个RISC-V生态从实验探索逐步走向实际落地。

RISC-V抢占汽车MCU市场

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对供应链本地化、安全性以及设计灵活性的要求提高,RISC-V的开源特性成为了一张“王牌”。从指令集的自定义到更低的授权费用,RISC-V在车规MCU市场竞争中极具优势。同时,存量市场中的非RISC-V架构芯片,限制性专利及封闭的生态壁垒,也正逐渐被开源架构挑战。

特别是在2021年全球汽车“缺芯潮”爆发后,人们开始更加重视供应链自主性,在汽车MCU中导入RISC-V架构具有战略意义。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起,国内外芯片厂商如芯科集成、Microchip等已开始推出基于RISC-V架构的汽车MCU产品,进一步丰富了汽车电子应用选择。

芯科集成:RISC-V车规MCU的排头兵

作为国产RISC-V车规MCU的先锋,芯科集成不仅推出了高性能、高可靠的芯片产品,也积极完善了整个开发生态,包括工具链适配、安全认证以及软件支持:

功能安全和软件生态构建:

适配开发工具:芯科集成车规级MCU已实现与多种主流开发工具、RTOS的全面适配,并自主研发了完整SDK和AUTOSAR架构要求的MCAL模块,使其应用更为便捷。

功能安全认证:去年,芯科集成联合IAR推出功能安全版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支持ISO 26262等汽车安全标准,覆盖从设计到量产的功能安全认证。

高性能与广泛应用支持:

CX3288系列:这款基于RISC-V架构设计的MCU,主频高达300MHz以上,支持多达220个I/O接口,同时内嵌MPU助力功能安全RTOS运行,广泛适用于车身控制、动力系统、工业控制等领域。

CX3688系列:针对域控及高安全要求场景,该系列提供多达12个高性能CPU核心,并满足ASIL-D级别安全标准,特别适用于自动驾驶控制、电池管理系统(BMS)等高端应用。

技术特性对行业的推动

1. 降低成本与提升开发效率:

RISC-V的开源特性消除了芯片设计的巨额授权费用,同时,芯片厂商通过优化设计和生态适配,为终端客户提供更便利的开发平台。例如,芯科集成的宽电压范围I/O设计,减少了外围供电及电平转换组件的需求,有效降低了BOM成本。

2. 性能提升与适应未来架构需求:

随着汽车电子架构逐渐过渡到域控和中央计算模式,功能的集成性和算力需求不断提高。RISC-V的高度可扩展性为单颗MCU整合更多功能提供了可能,并通过优化指令集实现了更高的运算性能。

3. 满足车规级安全和质量要求:

针对严苛的车用场景,RISC-V架构的MCU经过车规级设计,例如高宽容温度范围及长寿命的eFlash储存模块,能够在严苛环境下稳定运行超过15年。此外,ASIL-B到ASIL-D的功能安全等级认证,确保这些产品能胜任关键任务应用。

总结展望:RISC-V走向汽车电子主流

到2025年,RISC-V的成熟不仅体现在性能和功能突破上,更因为更低成本、更强灵活性的结合,加速了其产业化进程。在汽车MCU领域,无论是传统巨头还是新兴力量都在不断推出基于RISC-V的产品,而以芯科集成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更是构建了完善的开发生态和芯片组合。

未来,随着汽车E/E架构的持续优化和行业对供应链独立性的关注,RISC-V车规MCU将在更多应用领域扮演主角,为汽车行业创新提供强大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