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与微信接入DeepSeek:AI搜索时代全面开启
2月16日,百度搜索正式宣布,为进一步丰富用户搜索体验,将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的最新深度搜索功能。同一天,腾讯也向媒体确认,微信“搜一搜”功能已开始灰度测试DeepSeek的接入功能。被选中的用户可以在对话框顶部的搜索入口看到“AI搜索”标识,点击后便可免费体验DeepSeek-R1的完整版本。
随着DeepSeek的广泛应用,国内多个领域的龙头企业纷纷选择接入这一AI技术,包括三大通信运营商、亚马逊云计算、腾讯云、华为云,以及比亚迪、吉利等制造业巨头和荣耀、OPPO等手机厂商。此外,政务领域也开始采用DeepSeek技术,深圳政务平台已宣布全面接入。
然而,随着DeepSeek接入规模的扩大,业内也开始担忧其高昂的成本是否会给企业带来运营压力。
DeepSeek如何重塑搜索体验?
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百度搜索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50%。微信搜索则依托其庞大的生态体系和12亿月活用户,成为垂直搜索领域的重要玩家。如今,这两大搜索巨头接入DeepSeek,标志着AI技术对搜索领域的深度赋能。
DeepSeek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庞大的知识图谱和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无论是模糊搜索还是复杂查询,DeepSeek都可以精准理解用户意图,并提供相关性更高的搜索结果。此外,DeepSeek通过分析用户的搜索历史和兴趣偏好,能够实现个性化搜索体验,为用户量身定制最优答案。
另一个显著特点是,DeepSeek能有效减少无效链接的展示,智能预测用户的真正需求。这种能力在提升搜索质量的同时,也优化了用户体验。
高昂成本带来的挑战
尽管DeepSeek在技术上表现出色,但其高昂的使用成本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以DeepSeek-R1的完整版本为例,其每百万token的收费为16元。假设一个搜索引擎每天处理1000亿token,仅API调用的成本就高达1600万元,一个月的费用接近4.8亿元。这还不包括硬件、算力等其他运营成本。
业内人士指出,像百度和微信这样的高频搜索平台,接入DeepSeek后需要构建大型智算中心以支撑其推理需求。如果依赖英伟达GPU集群,这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可能高达数亿美元。
尽管DeepSeek的收费相较国际同行(如OpenAI)低得多,但对于拥有海量用户的免费搜索服务来说,这样的成本依然是巨大的负担。以百度为例,其文心大模型在2024年11月的日调用量已达15亿次。如果这些调用全部由DeepSeek支持,其成本将成倍增加。
国产算力芯片的崛起:降低AI应用成本的关键
在DeepSeek的推动下,国产算力芯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长期以来,国际巨头如英伟达凭借技术优势几乎垄断了高端算力芯片市场,而国产芯片则因性能不足难以满足AI大模型的需求。然而,DeepSeek通过模型架构创新和高效训练框架,显著降低了对高端GPU的依赖,使国产芯片具备了参与竞争的能力。
在训练环节,DeepSeek采用了一系列优化技术,如FP8混合精度和DualPipe算法,大幅降低了算力需求,使国产芯片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完成模型训练。在推理环节,DeepSeek通过模型压缩和蒸馏技术进一步减少算力消耗,为国产芯片提供了更多应用场景。
此外,DeepSeek的普及带动了智算一体机的需求增长。这种高度集成的解决方案已成为企业部署DeepSeek的首选,而国产芯片在一体机中的表现也逐渐追赶国际水平。例如,华为昇腾、天数智芯等厂商推出的解决方案已成功适配DeepSeek模型,性能稳定且成本仅为国际方案的一半甚至更低。
DeepSeek与国产芯片的双向赋能
DeepSeek的爆发式增长不仅推动了国产芯片的发展,也依赖于国产芯片的性价比优势来降低应用成本。例如,华为云基于昇腾芯片对DeepSeek模型进行了全栈优化,成功实现了与全球高端GPU部署效果持平的性能,同时显著降低了成本。类似地,天数智芯等厂商也通过快速适配DeepSeek模型,展现了高效的推理能力和商业化潜力。
目前,已有超过17家国产芯片企业宣布支持DeepSeek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覆盖从云端到边缘的全场景需求。随着国产芯片的持续优化,DeepSeek的使用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为更多企业和机构提供可负担的AI解决方案。
总结:AI搜索的未来与挑战
百度和微信接入DeepSeek标志着AI搜索时代的到来,其强大的能力正在重塑用户的搜索体验。然而,高昂的运营成本也提醒我们,AI的普及需要依赖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技术支持。国产算力芯片的崛起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不仅降低了AI应用的门槛,也推动了中国AI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DeepSeek的广泛应用和国产技术的持续突破,未来AI搜索将不仅局限于优化用户体验,还将在教育、医疗、政务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与此同时,如何在性能与成本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AI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