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S 2025上,英特尔发布了一款全新汽车芯片,称为自适应控制单元(ACU),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和区域控制器。ACU的设计理念与传统MCU(微控制单元)类似,但更着重于软件定义的架构,集成了灵活的可编程逻辑单元(FLU),支持实时任务切换及更复杂的算法处理。英特尔希望通过ACU推动汽车行业从传统MCU向更先进的异构系统架构SoC转型。
ACU的技术特点与市场定位
ACU U310的核心架构
ACU U310是英特尔专为电动车动力系统和区域控制器设计的芯片,具有以下特点:
异构架构整合:
集成多个实时、安全关键和网络安全功能,将多个域整合到单一芯片中,降低硬件复杂度和成本。
灵活逻辑单元(FLU):
专为实时任务优化,支持高效的任务切换和复杂算法处理,提供更高的性能和安全性。
算力与效率:
3个Cortex-R52核心(350MHz),提供2196DMIPS算力;
FLU模块(2个核心@175MHz),总算力400GOPS+9.1GMAC;
HISIL模块(安全完整性代理),满足ASIL-D功能安全等级。
功能优势:
在电动车逆变器等应用中,通过更先进的算法支持,能够动态优化电压与频率,降低能耗并提高效率。英特尔声称,ACU可提升电动车动力系统效率3%-5%,并降低整车BOM成本。
技术来源:Silicon Mobility
ACU U310的技术源于英特尔2024年收购的Silicon Mobility公司,该公司专注于电动车能源管理SoC和软件解决方案。Silicon Mobility开发了FPCU(现场可编程控制单元)技术,结合了FPGA和MCU的优点。ACU U310可被视为第二代ACU产品,性能相当于4个32位MCU加1个FPGA的能力。
英特尔的汽车战略
英特尔近年来在汽车领域的尝试包括智能座舱芯片、收购Mobileye等,但在市场竞争中并未取得显著优势。高通和AMD等竞争对手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快速崛起,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
ACU的市场机会
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
随着汽车E/E架构向域集中化和整车集中化演进,传统MCU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工作负载需求。英特尔ACU通过异构架构和实时控制能力,契合未来汽车MCU的升级方向。
整车平台与生态系统:
英特尔计划通过ACU与智能座舱SoC、AI车载显卡等产品,构建完整的汽车AI生态系统,支持整车级别的软硬件整合。
合作与应用:
Stellantis Motorsports和Karma等车企已宣布使用ACU,分别应用于Formula E赛车逆变器控制系统及高端电动车动力系统。
面临的挑战
市场竞争:
高通、恩智浦、英伟达等企业在汽车芯片市场上已占据领先地位,英特尔需要通过差异化产品和生态优势突围。
行业认可度:
英特尔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品牌影响力相较于竞争对手较弱,需证明其技术的可靠性和适配性。
技术落地:
从技术发布到车企大规模量产应用,英特尔需要克服开发周期、供应链整合等挑战。
英特尔的未来展望
英特尔希望通过ACU U310等产品,推动汽车行业从传统MCU向更先进的异构架构转型,同时借助其整车平台策略,围绕软件定义汽车打造完整的AI生态系统。尽管面临激烈竞争,英特尔在软件定义汽车和电动车领域仍有一定机会,尤其是在实时控制、算法优化和软硬件整合方面。
未来,英特尔能否成功打破现有市场格局,将取决于其技术落地速度、与车企的合作深度以及是否能在成本与性能上实现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