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在两个月前“元宇宙”概念以近乎狂热的姿态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新话题。事实上自2020年Roblox在招股书写下“Metaverse”之后,这颗种子就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元宇宙“前夜”,企业竞相发车
一时间,海内外的各大巨头纷纷涌入新赛道,积极拥抱元宇宙。
例如Facebook改名为Meta,决定将未来全部押注于虚拟显示和增强显示,其下一个五年计划就是ALL IN元宇宙。
另一边微软在年度技术盛会Ignite 2021上,也宣布了自己的元宇宙计划,甚至连耐克也想在元宇宙的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视线转移到国内,腾讯参与了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G轮融资,并获得了中国代理商的独家名额。字节跳动今年斥资1亿元投资了手机游戏研发商代码乾坤,四个月后花费90亿人民币收购了元宇宙概念公司“PICO”等等......
那么在元宇宙IP热卖的当下,LED企业发力点在哪?
《元宇宙通证》一书中曾详细描述了支撑元宇宙的六大技术,如区块链技术、交互技术、物联网技术、5G/6G技术等,LED企业的突破口就是其中的交互技术。
交互技术是利用一定手段达到交互目的,逐渐步入多领域应用时代。落实到具体技术有AR、VR、MR、脑机交互等。
另一方面,“显示”这个概念必定是目前人们通往元宇宙的“入口”。毕竟想要融入另一个逼真的虚幻世界,视觉的刺激占比一定是最高的。
考虑到元宇宙的接入口目前是VR/AR设备,由于是近眼观看,对分辨率、刷新率等指标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LED屏企在应用端似乎已抢占了先机,即便不以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形态参与竞争,至少在先端材料、面板领域也可以占据供应商的高地。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今年看到LED产业链上中下游纷纷布局“AR”、“VR”、Mini/Micro等新领域,无非也是为接轨元宇宙做好了铺垫。
而Mini/Micro又凭借超高清、节能、轻薄化、广色域、高对比度、精细动态分区等优点,被誉为显示的“终极”技术,堪称是为元宇宙“量身定做”的技术。
雷曼光电就表示,随着MicroLED超高清显示技术、工艺及配套产业链的不断发展,未来Micro LED有望应用于小尺寸的VR/AR显示设备中。
这一点,可以在今年频繁发布的AR/VR眼镜中验证。例如Vuzix在今年1月15日发布了Micro LED AR智能眼镜,搭载了小型投影仪。
小米在9月14发布的“小米智能眼镜探索版”采用了Micro LED光波导技术。
10月15日,由TCL电子孵化的雷鸟创新发布了首款双目全彩Micro LED全息光波导AR眼镜等等。
除了具体产品落实以外,产业链的中上游同样动作频频。
聚灿光电方面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就表示,在元宇宙方面,理论上所有需要光的地方都可以应用到公司的产品。
奥拓电子也称在区块链应用、裸眼3D、XR影视拍摄、超高清沉浸式场馆等技术方面有研究或者项目落地。今年初,奥拓电子成立了子公司创想数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裸眼3D、创意视觉呈现及交互应用等内容产品和服务。
相聚千亿赛道,LED产业又迎东风
那么这片市场究竟有多大?IDC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52.4%,预计2021-2025年间,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有望实现41.4%的年平均增速。而我国VR产业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了413.5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1051.6亿元。
可见单靠VR产业就能营造出超千亿的“蓝海”,未来随着更多数字化服务、游戏、商品等新产业涌入,这块蛋糕只会越做越大。
虽然目前关于元宇宙的进程还在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国内外一众科技巨头的纷纷加码必定能高速推进发展进程,而LED企业目前就是做好“热身运动”,推进Micro LED相关技术落地,等待时机爆发!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