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情资讯>企业新闻

供应BFG425W一级代理分销/正品现货/可长期供应

2025-8-18 16:31:00
  • 销售热线:0755-23140719/15323480719 QQ:3441530696/3449124707

BFG425W资料

数据列表 BFG425W

制造商 NXP

标准包装 3,000

包装 标准卷带

类别 分立半导体产品

产品族 晶体管 - 双极 (BJT) - 射频

库存 96000

晶体管类型 NPN

电压 - 集射极击穿(最大值) 4.5V

频率 - 跃迁 25GHz

噪声系数(dB,不同 f 时的典型值) 0.8dB ~ 1.2dB @ 900MHz ~ 2GHz

增益 20dB

功率 - 最大值 135mW

不同 Ic,Vce 时的 DC 电流增益(hFE)(最小值) 50 @ 25mA,2V

电流 - 集电极(Ic)(最大值) 30mA

工作温度 150°C(TJ)

安装类型 表面贴装

封装/外壳 SC-82A,SOT-343

供应商器件封装 CMPAK-4

Intel/AMD联手:抛开多年积怨 暗战NVIDIA

东汉年间,蜀吴联手抗曹,曹操败而刘备强,矛盾主次再次发生转化;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行业中对峙多年的Intel、AMD两大芯片厂近日传出了“合作”的消息;据外媒消息:此次两

厂打造的芯片代号为“Kaby Lake-G(Graphics)”,字面意思上我们也能够知晓是在核显方面将有质的提升。

二者合作的初衷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Intel自身核显技术还不足的缘故,也或许是Ryzen的上市不足矣使得AMD

完全翻身,无论二者如何“合作”,自身的技术保护以及产品形态都是各自独立的。

无疑,二者的合作在融合中将有着更好的化学作用,而无论合作的进展如何,对于“NVIDIA”来说有一定影响,那

么此事究竟是行业的春天还是痛点呢?我们展开了继续聊。

没错,目前二者融合主要体现在笔记本等产品中,主要目的在于将之前体积较大的平台不断地缩小并集成化,这就

更加令轻薄的游戏本有着更加强劲的性能,让一些原本轻薄便携的“超极本”在游戏性上更加出色。

当然,从技术的物理现象来看,这类技术只是将CPU、GPU以及显存颗粒全部集成在一块PCB中;但在现有的技术中

将其实现也是比较困难的;而一直传言的“合作”也是以这种形式,或许并不是网友们所猜想的Intel与AMD共同研发

一颗CPU,而是以上图的形式罗列着。

或恐于高通或暗战NV

即便是物理现象呈现的“堆叠”和“罗列”,对整个行业也有这不小的影响,那么这种作为究竟为何呢?一切都要从今

年初夏说起……

高通在今年首次在ARM处理器中运行X86系统,虽然仅仅在早先只可执行32位元程式,但在今年的Computex

2017会中,高通骁龙835处理器已经可以流畅的运行Office等多个软件,并且高清电影的播放也将其实现,对于

ARM架构的PC来说已经是质的飞跃。

然而这对Intel和AMD来说,却似乎是个“坏消息”。我们不敢说“Kaby Lake-G”,的出现,是高通实现X86系统运

行这一作为的直观结果,但也确实影响到了这两大芯片大厂的动向,最终将前者提上日程。

看到这,很多网友会问到:“那,NVIDIA呢?”可以说,“NVIDIA”自从“Pascal”架构显卡产品上线后可以用“如日中

天”来形容,Intel与AMD二者的“合作”确实在表面上给“NVIDIA”晒在了一边,但采用“Kaby Lake-G”的产品目前

尚未大批量生产,只曝光了“i7 8809G”和“8805G”等最新的“i7”产品,最终形式如何我们不敢瞎猜,但在移动产

品端确实对“NVIDIA”会有影响。

未来“合作”的路有多长?

既然那么厉害,那“Intel”与“AMD”二者之间今后又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回想一下本文开头的那句话吧:“ 东汉年

间,蜀吴联手抗曹,曹操败而刘备强,矛盾主次再次发生转化;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目前,蓝红二厂已经将想法变成了事实,从现在的进度来看,用户相比原来不付出太多技术成本的情况下,就能

够享受到更轻薄的游戏体验,这确实是一件好事儿,如果二者此次合作获得成功,那么移动产品就将进入到下一

个时代;而如果这类产品用在PC端,那么首当其冲的肯定也是那些品牌机的相关产品,越小越厉害的小型游戏PC

终端会做的更精致、更完美;而在DIY领域普及和使用,现在说还为时尚早。

日后的路有多长,就要看大佬们怎么走,今天或许Intel与AMD联手,明天说不定与NVIDIA结缘,大后天高通再

进入这场混战,“三足鼎立”无非就是个幌子,但最终还是谁也灭不掉谁,谁也不会当老大。

AMD与Intel这对“冤家”的合作,可以说打破了整个芯片行业的格局,但合作毕竟是合作,最终“合作”的形式也是

让众人认为二者的融合度没那么大,只不过是将芯片中两个组成部分结合而已;但双方迈出的这一小步,或将成为

整个芯片行业发展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