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情资讯>行业新闻

年营收超560亿!欣旺达赴港IPO,斥资20亿建越南基地

2025-8-15 9:35:00
  • 年营收超560亿!欣旺达赴港IPO,斥资20亿建越南基地

年营收超560亿!欣旺达赴港IPO,斥资20亿建越南基地

标题:欣旺达:全球消费电池龙头,动力与储能双引擎发力,海外产能加速落地

概览

成立与上市:欣旺达创立于1997年,2011年登陆深交所。

市值:截至8月11日,总市值约405亿元。

业务版图:覆盖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以及精密结构件、智能硬件、电池回收与检测等扩展业务。

行业地位与盈利概况

消费电池龙头:按2024年手机、笔记本与平板合计出货量计,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商。

市场份额:2024年全球手机电池市占率约34.3%;笔记本/平板电池市占率约21.6%(全球第二)。

盈利能力:近年净利润稳定增长,年赚近15亿元水平。

财务数据(招股书口径)

营收:2022年521.62亿元;2023年478.62亿元;2024年560.21亿元;2025年一季度122.89亿元。

归母净利润:2022年10.68亿元;2023年10.76亿元;2024年14.74亿元;2025年一季度3.87亿元。

客户集中度: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8.1%下降至2024年的44.3%;最大客户占比从28.6%降至20.7%,集中度逐步优化。

业务结构与增长动能

一、消费类电池(核心盘面)

收入占比:自2022年至2025年3月末的各期中,消费电池均贡献超过一半营收,对应占比约61.4%、59.6%、54.3%、57.5%、53.8%。

销量:2022年4.835亿只;2023年4.953亿只;2024年5.863亿只;2025年一季度1.438亿只。

需求驱动:服务机器人、穿戴设备等新兴品类拓展,加之单机能耗抬升与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推高容量与单机价值量。

技术布局:硅碳负极、钢壳电池、高倍率快充、电芯结构优化、安全设计、模组协同、SiP封装等形成技术组合。

在研新品:

2026年Q4:约950Wh/L高能量密度笔记本/平板电池。

2026年Q3:叠片工艺、较高能量密度、掺硅比例约20%的AI眼镜电池。

二、动力电池(高速成长)

销量:2022年11.4GWh→2023年25.3GWh。

技术方向:

高电压平台与极致快充(“闪充”平台)以满足高端BEV的极速补能与平台兼容需求。

面向HEV/EREV/PHEV:打造高功率输出、高循环寿命、低温冷启动的标准化组合。

BEV平台:推进高能量密度与轻量化融合的Pack集成方案,贴合高端乘用车对电池性能及整车融合的要求。

已规划产品节点:

今年Q4:6C快充、适配A00-A级车的增混电池大圆柱系列;8C增混电池与方铝超充系列(400–800V,纯电续航400km+)。

2026年Q3:欣云霄软固态电芯,目标约360Wh/kg、1,800次循环、10C持续放电。

三、储能系统(多形态落地)

市场背景:中国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约190GWh,占全球约60.3%;预计2030年升至约732GWh,年复合增速约25.2%。

公司进展:储能系统出货量由2022年4GWh增至2023年9.6GWh;公司跻身全球前五交流侧储能系统供应商。

形态与产品路线:

丰富封装:集装箱化、机柜式、车载式等标准化与定制化方案并进。

规划新品:

2026年:采用600+Ah大电芯的12.5MWh液冷集装箱;

采用CTR结构设计的835kWh Cells to Rack液冷一体柜。

四、其他业务拓展

依托结构件精密制造与小型化集成优势,提供智能硬件OEM/ODM服务,涵盖清洁机器人、个护产品、智能笔、AR/VR眼镜、TWS耳机、智能手表等。

研发与资本开支

研发投入:2022年约27.42亿元;2023年约27.11亿元;2024年约33.3亿元,持续加码核心材料、结构设计、快充与封装工艺等方向。

募投用途:国际化拓展、研发深化、运营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产能全球化:越南基地

规划:在越南新建消费类电芯、SiP模组与电池包产线。

投资总额: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

产能节奏:年产约0.56亿只电池;2026年底前达30%设计产能;2028年底前达成100%设计产能。

客户结构与风险提示

客户群:覆盖头部消费电子品牌、整车厂与储能系统集成商。

集中度趋势:前五大与最大客户占比下降,有助于分散单一客户波动;但行业周期、原材料价格与技术迭代仍是重要变量。

竞争格局:在消费电池稳固优势的同时,动力与储能赛道竞争加剧,产品迭代速度与成本控制将决定份额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