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情资讯>精选文摘

在看脸的世界里寻找不看脸的爱情

2015-9-18 10:02:00
  • 童话故事里的王子要刀山火海打怪兽,才能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爱情传说里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要一起死翘翘,才算真爱;韩剧里则要爱到一个人得绝症,才称得上刻骨铭心。

上世纪90代末,网聊刚兴起时,无数人陷入了网恋热潮。他们在神秘莫测的网络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通宵伏在网吧电脑前,和网络另一端真实信息不详的对象诉说着衷情。

有人越聊越投机,觉得找到了一生至爱,于是网恋下一步,就发展成了现实中的约会。

也是在那时,当网络中的人们摘掉“面具”,走入现实,以本来面目示人,导致了很多悲惨的“见光死”。有姑娘全心全意谈了一场热恋之后,发现梦想中的网络情人竟然丑得一塌糊涂,让她心里冒出的所有浪漫气泡都瞬间破灭;有男人以为自己遇到了天仙美女,结果一见面是个恐龙;还有人兴致勃勃地谈着异性恋,现实中一见面,对方竟然是个同性。

后来就有句笑话说,别相信网络上的人,因为你不知道对方是条狗还是周杰伦。

现在人们不再轻易相信网络中胡言乱语的爱情。但是,仍然反感那种太过现实的爱情,比如看脸的爱情。都说这是个看脸的世界,长得美就可以刷“脸卡”,长得丑就各种艰难;长得美一堆人追,长得丑注定孤独一生。而不论美丑,似乎所有人都对这个看脸的世界不太满意,长得美的觉得别人都是图她美貌,忽略了内涵,难以遇见真爱;长得丑的觉得别人都是外貌协会,忽略了内在美,也难以遇见真爱。

于是,在看脸的世界里寻找不看脸的爱情,成了新时代的恋爱潮流。

像《非诚勿扰》那样男女都打扮得漂漂亮亮,互相问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这种相亲模式有点儿OUT了。人们寻觅爱情,但“脸”经常让这种寻觅出现偏差,科学家说,一见钟情只是外貌吸引,而能否发展成真正的爱情,靠得还是人格魅力。性格不合拍,说话不投机,不论脸看上去多么登对,最后也大多分手收场。

在一档网络相亲节目《魅力野兽》里,相亲男女进行了完全遮盖真面目的特效化妆,他们都不知道彼此长什么样子,通过几天的约会相处,充分了解之后,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最有吸引力的对象,再卸掉面具。这种方式,把脸的“干预度”降到了最低,你淘汰一些对象,不是因为他(她)美或丑,而是因为他(她)的个性、谈吐、三观或处事方式与你不够契合,而这些恰恰是决定两个人能否建立长期关系的基础。

有人说,所有感官当中,我们最信赖视觉,也太过依赖视觉,视觉带来的信息最直观,以至于我们一霎那间就做了爱还是不爱的判断。

不看脸,仿佛让人们离真爱更进一步。而不看脸的相亲,让人们抛开先入为主以脸取人那一套,转而先去发现对象个性上的闪光点,这当然有好处。据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如果双方在开始约会前,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对方,那么他们对另一半外貌的看法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换句话说,相处得更久或许可以让人们在选择伴侣时更多地考虑其他因素——例如两人是否合得来,而不是长相美不美。

英国某相亲网站也曾举办过一场“纸袋相亲”,参加者必须头套纸袋,以免以貌取人。尽管大多数人表示喜欢这种相亲方式,因为没一般相亲那么现实,但也有人认为,摘下纸袋那一刻非常尴尬,因为“人丑总会露馅”。

这就像那个笑话说的,富二代故意掩藏身份寻找真爱,结局是,姑娘发现自己的穷光蛋男友原来是个超级富豪,便娇嗔道,“我爱的是你的人,又不是你的钱。”而穷光蛋装富二代,却会招来姑娘一巴掌,“呸,骗子,没钱装什么大款!”把脸挡起来,似乎让人们有更多机会了解内在,但脸终要曝光,这时不得不面临两种结果——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者被发一张好人卡。

《魅力野兽》有一期,富二代男嘉宾与一路通关留到最后的女嘉宾摘掉面具直实相对时,最终因为“她长得不是我期待中的样子”而拒绝继续交往。

从爱情这个词儿延生之日起,人们就想尽一切办法来鉴定它的真伪。童话故事里的王子要刀山火海打怪兽,才能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爱情传说里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要一起死翘翘,才算真爱;韩剧里则要爱到一个人得绝症,才称得上刻骨铭心。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爱情虽然没有艺术渲染这么极端,却依然像一场煞费苦心的考核,其中一条就是,你爱我的人,还是爱我的脸?

事实是,有人爱的是人,“我喜欢你,因为你有思想,有智慧,能够和我沟通”。有人爱的是脸,他宁愿对着一个“花瓶”谄媚讨好,也不肯多看那个内心丰富却相貌平平的人一眼。

在爱情这场不可预测的对对碰游戏中,最重要的是,碰对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