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所有的高效的领导人基本上都具有某一特质,那么这个特质肯定就是自我激励。高效的领导人都被驱策着以超越自己以及其他任何人期望的方式来实现业绩。在这句话中,关键词是“实现”(achieve)。大多数人为外界因素所激励,诸如高薪、引人注目的头衔所带来的社会地位、能够成为一家著名公司的一员等。相反,那些潜在的领导人的激励因素则主要是出于深植于其内心的对成就的渴望。
如果你正在物色领导人,那么你怎样才能辨别出哪些人是为内心成就感所激励的,哪些人是被外部奖赏所诱使的?一般来说,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他们对工作的热情程度。那些能够自我激励的人,往往都寻求创造性的挑战、喜欢学习,并为能够把工作做好而感到自豪。而且,当他们为了把事情做好时,往往表现出非常充沛的精力。
例如,一个化妆品公司的经理感到非常沮丧,因为他为了得到手下员工的销售业绩数据而不得不等上两个星期。最后,他找到了一种自动系统,该系统每天下午5点都向他的每一个销售员发去一个“嘟嘟”提示声。这种自动化短信以数字方式每天提醒着他手下的每一个销售员,及时录入当天的拜访次数和销售额。这个系统缩短了销售成果的反馈时间,将其从以前的两个星期缩短为几个小时。
这个事例说明了那些受内心成就感激励的人们所具有的另外两个共同特质:他们总是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绩目标,并且还喜欢做记录。首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绩目标是非常重要的。那些自我激励水平较高的人在业绩评估期间,往往要求上司给自己进一步“加码”。当然那些能够将自我意识和内心自我激励结合起来的雇员,通常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但是他们是不会安于那些看起来很容易完成的目标的。
其次,作为不断提高业绩目标的必然要求,那些希望把事情做好的人需要一种办法来追踪自己,自己的团队以及自己的公司所取得的进步。那些有着较低成就动机的人往往对成果语焉不详,而那些有着较高成就动机的人则会追踪记录诸如利润、市场份额等一些硬指标来评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