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CITE电子展观察:倍联德以“高算力+高能效+场景化”加速AI落地
在今年的CITE电子展上,AI算力与边缘端部署成为焦点。多家企业发布高算力、低能耗方案,其中,深圳市倍联德凭借在服务器、边缘计算与液冷工作站方面的长期积累,呈现出“硬件领先、场景先行”的清晰路径,吸引了不少行业目光。
聚焦可产生实际效益的AI场景
倍联德管理层指出,AI算力的集中需求正向“可落地、可变现”的方向聚拢,典型领域包括:
大模型训练与推理
城市级AI中枢与行业平台
低空无人系统
制造业AI质检与产线优化
这些应用对计算密度、灵活部署与高效散热提出更高要求。倍联德通过液冷技术、高密度GPU架构与边缘算力形态,为上述行业提供从中心到边缘的一体化支撑。
面向大模型与本土生态的全栈适配
随着大模型推理需求激增,倍联德推出2U/4U机架式服务器、塔式工作站与边缘节点等多种形态。同时,已完成对Deepseek等开源框架的适配,并可与飞腾、沐曦、天数智芯等国产方案协同,兼顾性能、生态与合规性,提升本土化部署的可行性与性价比。
G800P系列:为AI密集工作负载而生
多GPU并行
面向大模型场景设计,可容纳至多10张GPU协同,保障训练/推理的高吞吐与缩短作业时长。
自研液冷体系
全液冷方案在持续高负载下更稳定,能效表现优于传统风冷,有助于降低机房PUE并提升运维效率与容量密度。
端到端定制与智能调度
支持结构、散热、供电等深度定制;配套算力管理系统,可按任务特征动态分配资源,降低闲置、提升整体利用率。
Z800液冷工作站:面向边缘与小型集群的“强核”
在靠近业务现场的边缘场景中,Z800通过高密度GPU支持与高效液冷,兼顾体积、性能与连续运行可靠性,适用于:
生产制造的本地AI质检与过程优化
教育场景的实时推理与多媒体处理
城市治理的就地数据处理与响应
技术与场景双轮驱动
倍联德围绕“技术能力×行业场景”的组合,提供从中心数据中心到边缘节点的协同方案。例如:
城市治理:交通与安防的中心-边缘一体化架构
制造业:一体化AI质检工作站与数据闭环
教育:面向课堂与教研的实时推理与资源编排
与其单纯追求模型参数规模,倍联德更强调以结果为导向的交付与运维,把硬件能力与业务目标紧密耦合。
面向高能效与全生命周期服务
为匹配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倍联德将扩充液冷与边缘产品线,打造高能效AI基础设施,并建设以“算力为基础、数据为核心、场景落地为目标”的服务体系,覆盖规划、部署、调优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帮助客户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
结语:从“更强”走向“更适配”
在AI加速走向实用主义的阶段,倍联德通过G800P系列与Z800等产品,将高算力、资源编排与节能设计结合起来,把“可用、好用、经得起长期运行”的能力带到真实业务中。与其说是硬件升级,不如说是“算力生产关系”的优化:让每一瓦功耗、每一块GPU都服务于明确的场景价值与业务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