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情资讯>行业新闻

手机SoC迈入“百TOPS”时代!苹果、高通和联发科新芯前瞻,谁是真香之选

2025-8-22 9:17:00
  • 手机SoC迈入“百TOPS”时代!苹果、高通和联发科新芯前瞻,谁是真香之选

手机SoC迈入“百TOPS”时代!苹果、高通和联发科新芯前瞻,谁是真香之选

9月新机潮来袭:SoC大迭代,AI手机进入高强度竞赛期

爆料显示,9月国内或将集中发布四大旗舰:华为 Mate XTs、iPhone 17 系列、小米 16 系列、vivo X300 系列。强算力 SoC 与生成式 AI 功能将成为核心卖点。

Counterpoint 预计,到 2028 年 GenAI 手机将占全球出货量的 54%+,存量突破 10 亿部。5G 的高带宽、低时延将放大“本地+云端”混合推理的价值,尤其有助于中端机型的 AI 体验升级。

当前多款移动平台已具备 40 TOPS 以上的端侧算力。随着 2025 年三大国际芯片厂的旗舰平台迭代,CPU/GPU/NPU 的异构协同、能效与本地模型能力将成为核心看点。

苹果:iPhone 17 系列瞄准能效与AI体验,A19/A19 Pro换代升级

时间窗口与产品节奏:有媒体称,苹果或于 9 月 9 日发布 iPhone 17 全系(含 Air 版),12 日开启预购,19 日开售。受关税影响,基础版起售价或从 799 美元上探至 849 美元。Air 版主打轻薄,Pro Max 传闻配备史上最大容量电池。

工艺与制程:A19/A19 Pro 被传采用台积电 N3P,相较 N3E 在同频下功耗可再降约 5%—10%,并带来约 4% 的密度提升,为能效与封装带来空间。

性能与AI能力(传闻汇总,供参考):

A19 主打能效,日常与影像体验更稳;A19 Pro 走高性能路径,CPU 最高频率可能冲至约 4.4GHz,多核跑分或超 8500;GPU 性能提升约 20%。

神经网络引擎或扩展至 20 核以上(A18 为 16 核),端侧推理速度提升,摄影、Siri、AR 等场景受益。

标准版有望上 ProMotion+息屏显示;Pro 系列标配 12GB 内存、最高 1TB 存储,三摄全系 4800 万像素,并采用更抗划的屏幕方案。

Pro Max 传闻:电池容量首破 5000mAh,支持 25W 无线充,边框材质调整为铝合金,后盖可能采用特殊涂层金属;后置 4800 万像素长焦,支持最高 8 倍光学变焦与可移动镜组方案;前摄或升至 2400 万像素;支持 Wi‑Fi 7。

结论:A19/A19 Pro 的迭代重点在“能效优先+AI体验升级”。在隐私策略下,苹果更偏向端侧能力增强与系统级协同,而非激进开放的大模型形态。

高通:骁龙 8 Elite 2 传闻拉满,AI算力冲击 100+ TOPS

上市节奏:传闻首批搭载 8 Elite 2 的旗舰在 9 月登场,小米 16 系列有望抢先。平台正式发布预计在 2025 年 9 月 23 日骁龙峰会。

架构与工艺:采用台积电 N3P 工艺,第二代全 Oryon 大核方案,2+6 八核布局(2 超大 + 6 大)。主频或达 4.6GHz,Galaxy 定制版可能到 4.74GHz,GPU 频率约 1.2GHz。预计支持 LPDDR6,带宽与能效双提升。

跑分与性能(非官方):

单核约 3393,多核约 11515;相对上代单核提升约 8%,多核约 22%。综合性能在安兔兔可能首次突破 400 万分,较上代约提升 40%。

AI 引擎:NPU 算力从 80 TOPS 提升至 100 TOPS 级别的传闻增多,面向 10B 级参数模型的本地推理成为实用目标。端侧生成、语音/图像多模态融合、视频生成与增强将是重点应用。

结论:8 Elite 2 的策略是“高频稳态+NPU跃迁”。若散热与功耗控制跟上,安卓阵营在端侧大模型与实时生成方向的体验将进一步打开。

联发科:天玑 9500 主打“架构创新+AI翻倍”,冲刺旗舰赛道

时间与定位:传闻 9 月 22 日发布。联发科预计今年旗舰手机芯片营收达约 30 亿美元,同比增速 40%+。

CPU 组合(样品信息流出,命名以官方为准):

1× Cortex-X9 家族超大核(Travis,约 3.23GHz)

3× Cortex-X9 家族大核(Alto,约 3.03GHz)

4× 新一代 Cortex-A7 系列大核(Gelas,约 2.23GHz)

全新 1+3+4 架构,强化峰值性能与持续能效。

NPU 与存算路径:

引入新一代 NPU 架构,AI 算力“翻倍”级升级的消息频出。

重点是“近存计算/存算一体”的工程实践,通过存储-运算协同缩短数据搬运路径,降低功耗瓶颈,优化端侧大模型的吞吐与时延。

GPU 与图形:

首次采用新架构 Mali‑G1‑Ultra MC12,整体能效较前代提升 40%+,光追性能显著提升,帧率有望迈向 100FPS 以上的体验区间。

结论:天玑 9500 的“存算融合+高效 NPU”路线若兑现,将直接针对端侧多模态生成、语音/图像/视频的实时应用,成为旗舰市场的重要变量。

安卓与iOS的AI路径差异与共同趋势

共识方向:

3nm 代工平台逐步普及,NPU/Tensor 引擎成为第一优先;大缓存与高带宽内存配合更激进的调度器;本地模型尺寸从 3B→10B 迈进。

路径差异:

iOS:偏重系统级集成与隐私导向,AI 能力深嵌到原生应用和框架;在开放度与大模型“显性”功能上相对克制。

安卓:更强调开放生态与“可见”的 AI 升级,端侧-云侧混合推理灵活,影像、游戏、AIGC 工具快速涌现。

体验门槛:

端侧模型对带宽/缓存/存储的压力增大,LPDDR6、UFS 5.x、片上大缓存、NPU 本地 KV Cache 优化将成为体验差异的决定因素。

2025年前后的SoC观察清单(面向9月新机季)

工艺与能效:N3P 平台下的“同频降功耗”与“同功耗提频率”,关注长时满负载下的稳态功耗与温控。

CPU:超大核调度策略、峰值频率与降频曲线;混合多核在 AI 推理+前后台任务下的调度效率。

GPU:光追的可玩性与功耗曲线、移动端超分/帧生成的落地质量。

NPU/AI 引擎:端侧 10B 级模型的时延与记忆长度支持、KV Cache 管理能力、低比特量化与LoRA 部署的易用性。

存算协同:片上缓存与带宽架构、近存计算单元、内存一致性协议优化。

通信:Wi‑Fi 7、5G-Advanced 相关能力与云端协同推理的实际体验。

影像与多模态:计算摄影链路的延时改进、视频生成/增强、端侧分割/抠像/超分的实时性。

系统与生态:端侧模型的分发与更新机制、隐私与权限管理、开发者 API 完备度。

写在最后

市场判断:未来三年,AI 手机渗透率将高速抬升。SoC 从“通用计算平台”向“AI 原生架构”迁移,3nm 制程与异构算力协同成为主旋律。

技术走向:2025 年主流旗舰有望稳定支持 50 亿参数量级模型的本地运行;更高阶的目标将依赖 LPDDR6、存算一体与更强的 NPU 规模化落地。

产业格局:高通、联发科、苹果沿“制程+架构+软件栈”三线并进;国内厂商通过架构优化、系统协同与生态整合加速追赶。

展望:9 月新机季值得关注的,不只是跑分,还有在真实场景下的“低延时+低功耗+高一致性”的端侧 AI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