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战场

2012-11-7 9:59:00
  • 如果说有什么比大笔挣钱更令人热血沸腾,那就是在重创对手同时大笔挣钱——敌意收购(hostile takeover)就是这样一个原始气息十足的游戏。    至今没有哪个具体的统计数字能够说清敌意收购是否是好的。一份来自德勤和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的联合调查显示,敌意收购的发起者在收购后两年内的

如果说有什么比大笔挣钱更令人热血沸腾,那就是在重创对手同时大笔挣钱——敌意收购(hostile takeover)就是这样一个原始气息十足的游戏。

  

至今没有哪个具体的统计数字能够说清敌意收购是否是好的。一份来自德勤和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的联合调查显示,敌意收购的发起者在收购后两年内的股价可以增加4.4%。但数字无法透视的是:成功的敌意收购可以获得极高收益,但成功的敌意收购并不多见。

  

根本而言,这是因为敌意收购往往是一个把收购成本无限制提高的过程:入侵者要应对毒丸、金色降落伞和白衣骑士,而被侵略者为求自保,往往启动杠杆收购,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债务猛增。通常,为使敌意收购的成本降至最低,无论收购成功与否,目标公司大都陷于疯狂赚取利润高于一切的境地。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本,资本结构将因此遭到巨大坡坏。

  

成功收购之后,收购方为了取得控制权,首先排挤的就是高层管理人员。在美国1980年代掀起的“敌意收购”浪潮时期,一项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被收购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有一半离职。

  

敌意收购中,获益最多的就是股东,被收购公司的股东由于可以将股票高价卖给收购者,因而可以获得高额利润。美国1980年代的“收购狂潮”中,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大都发了大财,因为收购者提供的价格一般都在原股票价格的150%到200%以上。

  

但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利润却不是赚来的,而是省来的。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安德列·莱佛(Andrei Shleifer)和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对美国“环球航空公司”(TWA)被“敌意收购”案例所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TWA股东收益的增加额是由TWA工人工资减少带来的,后者是前者的1.5倍……这意味着敌意收购并未创造新价值。那只是一种将工人工资转移给股东的方式。与股东的情况完全相反,目标公司的员工得到的是灾难性的打击。

  

即使没有被收购的公司,由于杠杆收购,公司财产以过低价格出售,带来了巨大的债务压力。例如Safeway,通过LBO成功保住了自己的控制权。但是巨大的副作用也显露出来,为了节省开支降低债务,该公司将63000名管理人员和员工剔除出了名册。许多依靠其生存的企业也解雇了数百名员工。

但这是一个永远也不会被废止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