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rm计划推出自研芯片,Meta成首位客户
Arm计划在2025年推出自研芯片,并已确认Meta Platforms为其首批客户之一。这一举措标志着Arm传统商业模式的重大转变,过去其主要通过授权芯片设计蓝图获利。此举可能使Arm直接与一些主要客户展开竞争,包括英伟达等在其架构基础上开发芯片的公司。
尽管人工智能(AI)领域的兴起推动了芯片制造商的快速增长,但Arm主要通过提高授权费用和从其他公司销售的每块芯片中收取版税间接获利。此次推出自研芯片或为其在AI领域带来更直接的收益。
2. 日产削减高管和员工,三家工厂将关闭
由于与本田600亿美元合作破裂,日产宣布一系列成本削减计划,包括:
全球裁减2500名间接员工;
削减20%的高层管理职位;
到2026财年,将全球产能削减20%,并节省约4000亿日元(约26亿美元)。
日产CEO内田诚表示,公司将通过整合生产线、关闭工厂等措施优化成本结构。具体措施包括在2026财年前关闭泰国工厂并随后关闭另外两家工厂。此外,从2026年起,日产将取消公司高管制度,并减少20%的高管职位,以实现更精简的管理架构。
3. 保时捷德国工厂将裁员1900人,应对电动车需求疲软
保时捷计划在德国Zuffenhausen和Weissach工厂裁员1900人,占总员工人数的15%。这一决定旨在应对电动汽车需求疲软及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
裁员将以自愿方式进行,包括提前退休和遣散费等措施,并将在2029年完成。此外,保时捷承诺保障员工工作至2030年,期间不会因运营原因进行强制裁员。此前,保时捷已停止续签临时合同,预计未来几个月将有2000份临时合同受到影响。
4. 威睿电机被指“小作坊式生产”,极氪法务部发声明否认
近日,有网络传言称威睿公司生产的电机采用“手工定子绕线”,并配有疑似生产环境杂乱的照片。对此,极氪法务部发布声明称,这些信息不属实。声明指出:
所谓“生产现场照片”实为常州隆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厂房搬迁时的照片;
常州隆耐仅为威睿早期样件试点供应商之一,并非正常量产体系供应商。
极氪强调,威睿所有供应商均需通过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相关谣言已对威睿及合作伙伴品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公司将采取法律措施追究责任。
5. 折叠屏iPhone研发加速,国产供应商蓝思科技或成核心合作伙伴
据报道,苹果正在加速研发首款折叠屏iPhone,并已与多家超薄玻璃(UTG)供应商展开合作。其中,中国制造商蓝思科技被认为有望成为主要供应商,预计将获得约70%的订单,而康宁可能负责原材料供应。
蓝思科技在玻璃强化、减少侧面裂纹及玻璃蚀刻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计划在2025年扩充UTG生产线,以满足苹果2026年下半年推出折叠屏设备的需求。对此,蓝思科技回应称,因涉及保密协议,不便透露相关信息,建议关注公司公告。
6. 马斯克:Grok 3模型即将发布,性能强大到“令人害怕”
在迪拜世界政府峰会上,马斯克透露Grok 3模型将在一到两周内发布,并称其性能“强到令人害怕”。他表示,这款AI模型具备极强的推理能力,甚至能提出完全出乎意料却切中要害的解决方案。
Grok 3基于最大规模算力和大量合成数据训练,性能已超越现有发布的任何模型。马斯克预言,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有AI能够超越Grok”,并认为其将重新定义AI的能力上限,成为AI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