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2832AJ是一款高精度降压型LED恒流驱动芯片。芯片工作在电感电流临界连续模式,适用于85Vac~265Vac全范围输入电压的非隔离降压型LED恒流电源。
BP2832AJ芯片内部集成500V功率开关,采用专利的驱动和电流检测方式,芯片的工作电流极低,无需辅助绕组检测和供电,只需要很少的外围元件,即可实现优异的恒流特性,极大的节约了系统成本和体积。
BP2832AJ芯片内带有高精度的电流采样电路,同时采用了专利的恒流控制技术,实现高精度的LED恒流输出和优异的线电压调整率。芯片工作在电感电流临界模式,输出电流不随电感量和LED工作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优异的负载调整率。
BP2832AJ具有多重保护功能,包括LED开路/短路保护,CS电阻短路保护,欠压保护,芯片温度过热调节等。
特点:
电感电流临界连续模式
内部集成500V功率管
无需辅助绕组检测和供电
芯片超低工作电流
宽输入电压
±5% LED输出电流精度
LED开路保护
LED短路保护
CS电阻短路保护
芯片供电欠压保护
过热调节功能
采用SOP8封装
应用:
LED蜡烛灯
LED 球泡灯
其它LED照明
北京时间11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你可能听过有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评论表明,事实上人类拥有三个等级的意识,这一概念将有助于科学家未来开发具有真实意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虽然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但在许多方面,其计算能力仍未达到人类智力等级。该评论合著作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系统科学家Hakwan Lau说:“人类思维不仅能快速识别事物类型和处理数字计算,还能完成一些更复杂的任务,弄清楚如何缩小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差距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决人工智能是否可能形成意识这一争议性问题,研究人员首先试着探索人类大脑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在该过程中,他们概述了人类思维意识的三种等级。
Hakwan Lau说:“如果你想使机器人具有意识思维,我们建议你参考人类的三种意识等级,这对于设计人工智能真实意识具有规范指导作用。”
人类意识思维的第一个等级是C0,该等级意识是指人类大脑出现的潜意识活动,例如:面部和语音识别。研究人员指出,人类大脑所做的大部分计算处理都是在该等级意识下进行的,也就是说,该意识下的人类行为是“自然发生的”。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但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仍处于C0意识等级。例如:人工智能系统叫做“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现在能够进行许多人类C0意识等级计算,其中包括:面部识别。
人类意识思维的第二个等级是C1,涉及总结大量思维指令之后做出决定,以及考虑多样化可能性。研究人员认为,思维能力能够暂时支配意识,从而帮助引导各种各样的行为。
C1意识思维出现在人类和动物的幼年时期,科学家注意到口渴的大象知道如何定位和最径直地朝向最近的水源行进,甚至水源距离50公里之遥。像这样的决定需要复杂的神经回路结构汇总来自环境和记忆的各种信息,从一组可用选项中挑选出最佳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坚持这一决定,并协调多项操作,例如:在地形上导航实现其目标。
对于人类和其它灵长目动物,大脑前额皮质作为信息处理中心枢纽,其中C1意识决策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大脑前额皮质发出指令的。通过分析该大脑部分神经回路,科学家能够衍生出这些操作的计算法则,并将其编码在计算机中。
人类意识思维的第二个等级是C2,涉及“后认知能力(metacognition)”,或者监控某人自己的思维和计算能力,换句话讲,这种能力具有自主意识。C2等级意识思维是确定性或者错误的主观感受,这将有助于人们意识到错误,并进行纠正,产生好奇感,该机制将驱使人们发现他们之前了解甚少或者不知道的信息。
科学家注意到一些机器人已达到C2等级的思维能力,它们可以监控自己的进步,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研究人员发现关联“后认知能力”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研究结果与人类大脑前额皮质具有密切联系。
总而言之,研究人员认为人类意识可能源自一组特殊计算指令,Hakwan Lau说:“一旦我们能够在计算术语上阐明人类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差异,这些计算术语编码在计算机中就不难了。”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10月2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