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与原理
结构:由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敏晶体管组成,二者被封装在同一管壳内,彼此电气隔离,但通过光信号实现耦合 。
原理:当输入端施加电信号时,LED 发光,光线照射到光敏晶体管上,使其导通,从而在输出端产生相应的电信号,实现了 “电 - 光 - 电” 的转换 。
特点
高隔离电压:具有较高的隔离电压,能有效隔离输入和输出电路,防止电气干扰和电压冲击,保障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晶体管输出:输出端为晶体管结构,可提供一定的电流放大能力,适用于需要驱动较大负载或对信号进行放大的电路 。
兼容性好:与多种电路和芯片兼容,易于集成到各种电子设备中。
主要参数
集电极 - 发射极电压(VCEO):规定了光敏晶体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超过此电压可能导致晶体管损坏。
电流传输比(CTR):是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反映了光电耦合器的信号传输效率和放大能力 。
输入输出电容:包括输入电容和输出电容,影响信号的传输速度和高频特性。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用于隔离通信接口、信号传输线路等,防止外部干扰对通信信号的影响,提高通信质量和稳定性,常用于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
工业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可隔离控制器与执行器、传感器之间的电路,如 PLC 的输入输出模块,保护控制电路免受工业现场的高电压、大电流和电磁干扰 。
电源电路:用于开关电源中,实现初级侧与次级侧的电气隔离,同时反馈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以调节电源的输出稳定度 。
仪器仪表:在各种测量仪器和仪表中,可隔离测量电路与显示电路、控制电路等,提高测量精度和仪器的可靠性,防止测量信号受到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