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情资讯>行业新闻

便携式储能已经实现全国产了吗?

2024-12-20 9:34:00
  • 便携式储能已经实现全国产了吗?

便携式储能已经实现全国产了吗?

近年来,便携式储能市场迅速崛起。据统计,2021年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量突破440万台,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在这一过程中,国内企业逐渐从依赖海外芯片转向国产化,以应对芯片短缺和价格波动等问题,推动便携式储能产品的国产化进程。

国产芯片在便携式储能中的崛起

目前,国内便携式储能市场的主要企业包括华宝新能、正浩科技、德兰明海和安克创新等,其中华宝新能在出货量上占据领先地位。随着行业高速发展,为降低成本并保障供应链稳定,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采用国产芯片和电子元器件。

在便携储能电源系统中,主控芯片承担着功率管理、电池管理等关键功能。例如,通过外部传感器和执行器获取设备状态和环境信息,实时监测并优化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从而延长电池寿命或提升充电效率。此外,主控芯片还能与其他设备协同工作,实现更高效的能源管理。

以南芯科技为例,其推出的升降压充电芯片广泛应用于户外电源、电动工具等领域。其单电感四管结构可以灵活控制升压或降压,既能高效管理电池充电,又能在放电时输出稳定电压。

与此同时,随着储能市场的扩张,BMS(电池管理系统)相关的AFE(模拟前端)芯片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厂商在高精度、高串数AFE芯片领域不断追赶国际巨头,技术水平逐步提升,产品覆盖多种电池监测需求,逐渐实现国产化突破。例如,国产AFE芯片通过实时监测电池状态、控制充放电并提供保护功能,成为储能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芯片集成化趋势也愈发显著。例如,PMU(电源管理单元)集成了多种电压管理功能,减少了外部组件需求,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随着AI算法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引入,国产芯片在实时监控和自适应控制方面表现出色。未来,结合SiC和GaN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新一代IGBT芯片,将进一步提升储能逆变器的性能。

国内芯片厂商还与头部储能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例如,广芯微电子与华宝新能等企业合作,将其芯片应用于240W便携储能等场景;羽博的便携式储能电源中也采用了国产协议芯片,如英集芯的IP6538和IP6525T,展现了国产芯片的竞争力。

全国产便携式储能的优势

供应链稳定

在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依赖进口芯片可能面临供应中断或交货延迟等风险。国产芯片的使用能够有效规避这些问题,确保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的稳定性。例如,矽力杰作为国内IDM厂商,建立了完整的本土生产链,从晶圆制造到封测均在国内完成,降低了外部依赖性。

成本优势

随着国产芯片技术的成熟,其价格更具竞争力。例如,南芯科技推出的高效双向升降压充电芯片SC8808,集成度高且无需额外组件,显著降低了系统成本。

技术创新

国产芯片在技术上持续突破。例如,特普生的自主NTC芯片为储能产品提供了精准的温度监测支持;中豫飞马的微型储能电池技术采用纳米线三维网络电极材料,支持快速充电,并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等特点,为便携储能产品提供了新方向。

功能集成化

随着技术进步,国产芯片在集成化和智能化方面表现优异。例如,多口放电、智能功率分配等功能的实现,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面临的挑战

尽管全国产便携储能产品优势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性能差距

在大功率输出场景下,国产芯片的稳定性与国际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例如,在驱动冰箱、电饭煲等高功率设备时,可能会出现输出波动的情况。

市场认知度不足

消费者对国产芯片的认知度相对较低,更多倾向于选择国际品牌产品。这需要国内厂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增强用户对国产芯片产品的信任。

竞争压力

国际品牌在便携储能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国产芯片制造的储能产品需要在性能、价格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结语

全国产芯片在便携式储能领域展现出强大的优势,尤其在供应链稳定性、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方面。但同时也面临性能提升、市场推广和国际竞争等方面的挑战。随着国内芯片产业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未来,全国产便携式储能产品有望在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为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储能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