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干手器 四

2013-10-29 16:26:00
  •   电路工作原理  该自动干手器电路由电源电路、红外发射电路、红外信号处理电路、电热器控制电路和风扇控制电路组成,如图9-127所示。  电源电路由熔断器fu、电源开关s、电源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vd1-vd4、滤波电容器cl、c5、c6、电阻器r13、电源指示发光二极

电路工作原理

该自动干手器电路由电源电路、红外发射电路、红外信号处理电路、电热器控制电路和风扇控制电路组成,如图9-127所示。

电源电路由熔断器fu、电源开关s、电源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vd1-vd4、滤波电容器cl、c5、c6、电阻器r13、电源指示发光二极管vl1和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3组成。

红外发射电路由红外发光二极管vu、电阻器r7、r8、电容器rp4、电容器c4和时基集成电路ic2组成。 红外信号处理电路由红外光敏二极管vd8、电阻器r9、rlo、电容器c7-c9和红外信号处理集成电路组成。 电热器控制电路由电阻器r11、rl2、晶体管v2、晶闸管vtl和电热器eh组成。 风扇控制电路由光控延时电路和风扇电动机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光控延时电路由电阻器r1-r5、光敏电阻器rg、电位器rp1、氖指示灯hl、二极管vd5、电容器c2和晶体管vl组成;风扇电动机控制电路由电位器rp2、rp3、二极管vd6、vd7、电容器c3、电阻器r6、晶闸管vt2、时基集成电路icl和风扇电动机m组成。 接通电源开关s,交流220v电压经t降压、vdl-vd4整流、c1滤波后产生+9v电压,作为红外发射电路和风扇控制电路的直流工作电源;同时经r13限流后将vll点亮。+9v电压还经ic3二次稳压后产生+5v电压,供给红外信号处理电路。 红外发射电路通电工作后,从ic2的3脚输出频率为4okhz振荡脉冲信号,驱动vl2发出调制红外光。vd8(与vl2相对着安装)接收到vl2发射的红外光并将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经ic4内电路处理后,从7脚输出低电平,使v2和vtl截止,eh不加热,hl不发光,rg无光照而处于高阻状态,c2两端为低电位,vl处于截止状态,icl不工作,vt2不能触发导通,风扇电动机m不转动。 当将手伸至千手器的出风口附近时,vl2与vd8之间的红外光路被手隔断,i叫的7脚变为高电平,v2与vd8之间的红外光路被手隔断,lc4的7脚变为高电平,v2导通,其发射极输出的高电平便vtl受触发而导通,eh通电开始加热;同时hl点亮,rg受光照射而变为低阻状态,+9v电压经rg、r3对c2充电,当c2两端电压充至一定值时,vl导通,icl工作,其3脚输出占空比可调的方波脉冲信号,该信号经r6加至vt2的门极,使vt2间歇导通,m间歇工作,从干手器的出风口吹出阵阵热风。 调节rpl的阻值,可改变光控的灵敏度。 调节rp2和rp3的阻值,可改变m通电、断电的时间。 调节rp4的阻值,可改变lc2的3脚输出信号的频率。 元器件选择 rl-r13选用1/4w金属膜电阻器或碳膜电阻器。 rpl和r叫选用超小型合成碳膜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rp2和rp3选用超小型有机实心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 rg选用亮阻小于2kω、暗阻大于1ookω的光敏电阻器,使用时与hl封装花一起组成光耦合器。 cl-c3均选用耐压值为l6v的铝电解电容器;c4和c6选用独石电容器或涤纶电容器;c5、c8和c9均选用耐压值为lov的铝电解电容器;c7选用高频瓷介电容器或玻璃釉电容器。 vdl-vd4选用1n4004或1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vd5-vd7均选用1n4148型硅开关二极管;vd8选用ph302型红外光敏二极管。 vll选用φ3mm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vl2选用se303型红外发光二极管。 vl和v2选用s9013或s9014型硅npn晶体管。 icl和ic2均选用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ic3选用78l05型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4选用cx2o106或ka2184型红外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vt1选用3a、600v的双向晶刊管;vt2选用la、600v的双向晶闸管。

t选用5w、二次电压为gv的电源变压器。

eh选用100-300w的电热丝。

m选用交流220v的微型风扇。

hl选用普通氖指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