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K-1型电磁调速电路图及常见故障

2013-10-29 11:25:00
  •   根据实物测绘出电路图见下图,其工作原理如下。 zlk-1型电磁调速电路图   1.主电路:  滑差电动机离合器励磁绕组的直流供电,是采用无变压器带续流二极管z1的半波可控硅整流电路。z1是保证可控硅在每个半周过零时可靠关断,使装置正常工作。c9、r1是阻容换向过电

根据实物测绘出电路图见下图,其工作原理如下。

zlk-1型电磁调速电路图

1.主电路:

滑差电动机离合器励磁绕组的直流供电,是采用无变压器带续流二极管z1的半波可控硅整流电路。z1是保证可控硅在每个半周过零时可靠关断,使装置正常工作。c9、r1是阻容换向过电压保护,z27起过电压保护。快速熔断器rd起过载保护。

2.控制电路:

(1)测速反馈环节:三相交流测速发电机jp与负载同轴相连,转动时产生三相交流电压,经z21~z26三相桥式整流和电容c6滤波输出反馈直流信号,电位器w4用来调节反馈量。

(2)给定电压环节:交流50v电压由z17~z20桥式整流,c7、r4、c8阻容π型滤波和稳压二极管wg1~wg2稳压后输出一稳定直流电压作为给定电压。电位器w2用以改变给定电压大小以实现电机调速。

(3)比较和放大环节:给定电压与反馈电压进行比较,反馈电压的极性与给定电压的极性相反(相减)比较后输入给晶体管bg2进行放大,在bg2的负载电阻r5上得到放大了的控制电压uk输入触发器。z2、z3对输入信号实行正反向限幅,避免bc2的发射结承受过大的正反向电压而损坏。w1为电压反馈式偏置电阻。

(4)移相和触发环节:采用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晶体管触发电路。锯齿波形成来自同步变压器的4.8v,正弦电压为正半周时,由z8半波整流后对c1充电。因z8正向电阻很小,故c1上的电压基本上与同步电压一样迅速上升,当同步电压由顶峰开始下降。电容c1两端电压大于同步电压时,z8截止,于是电容c1通过r3放电,由于c1和r3都很大,放电很慢,一直到下一个周期同步电压大于c1电压后,c1又重新充电,因而c1、r3两端形成锯齿波电压。该同步锯齿电压与控制电压合成后,加于晶体管bg1的基极,当锯齿波同步电压高于控制电压时,被z5反向限制。bg1截止。当同步锯齿电压低于控制电压时,bg1导通。因而有一个集电极电流通过脉冲变压器bm的一次侧绕组w1,二次侧绕组w2输出一个正脉冲。z6、z7是保证只有正脉冲输送给晶闸管的控制极,负脉冲被z6短路,r2是用来调节输出功率。右图是触发电路的各点波形,由图中可见,改变控制电压uk的大小。即可以改变控制电压与同步锯齿波电压的交点移动达到移相的目的。

(5) 自动稳速:比如当负荷加重或电源电压降低时→异步电机转速↓→测速发电机 jf( 输出电压 ) ↓→反馈电压 uf ↓→给定电压 ug

↑→ bg2ue-b ↑→ bg2ic ↑→ ur5 ↑ (r5 两端电压 ) → uk ↓→ bm

输出脉冲前移↑→导通角增大↑→离合器的励磁电压增加 ,

因而转速上升。反之转速下降。结果使离合器的励磁电压自动增加而保持转速近似不变,这就增加了电动机机械特性的硬度。

常见故障:

(1)离合器只能在低速运转。转速调不高。原因是续流二极管损坏而开路。

(2)当调节w2旋至最高转速位置时,离合器仍不能达到额定转速。原因是反馈信号过大,首先检查w4是否良好,如果没问题则调节w4减小反馈量。

(3)调速电位器置于零位,可控硅仍有输出。根据以往检修经验,主要是bg2工作点发生了变化造成r5两端电压较高,使得触发器仍有触发脉冲输出,只要更换bg2的偏置电阻w1即可。

(4)滑差离合器不工作。如果同步电压正常(4.8v/6.2v/50v),只要把电阻r2更换掉,故障就能排除。笔者在修理中曾发现电阻。r2开路或有虚焊而造成脉冲变压器输出的脉冲电压幅度减小,无法触发可控硅导通。 来源:pwre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