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探测器 四

2013-10-27 22:19:00
  •   电路工作原理  该金属探测器电路由探测振荡器、基准振荡器、混频器和信号显示器等组成,如图8-70所示。   探测振荡器电路由时基集成电路icl、电感器ll、电位器rpl、二极管vdl和电容器cl、c2组成。  基准振荡器 (参考振荡器)电路由时基集成电路ic2、电感

电路工作原理

该金属探测器电路由探测振荡器、基准振荡器、混频器和信号显示器等组成,如图8-70所示。

探测振荡器电路由时基集成电路icl、电感器ll、电位器rpl、二极管vdl和电容器cl、c2组成。

基准振荡器 (参考振荡器)电路由时基集成电路ic2、电感器l2、二极管vd2,电阻器rl和电容器c3、c4组成。

混频器由晶体管v、二极管vd3和电阻器r2-r4组成。

信号显示电路由集成电路ic3、电压表pv和外围阻容元件组成。

在探测器末探测到金属物体时,探测振荡器电路中ic1的3脚输出频率为26khz的振荡信号,基准振荡器电路中ic2的3脚输出频率为25khz的振荡信号。两个频率信号一同送人频器中进行差频放大后,产生lkhz的差频信号,从ic3的1脚加入。该信号经ic3内电路处理后,从4脚和7脚输出零电平,故电压表pv的指针指在刻度盘正中间 ("0"位)。

当探测器探测到金属物体后,探测振荡器的工作频率将高于或低于26khz,由于基准振荡器的基准频率不变 (始终为25khz),ic3的1脚输人的振荡信号会偏高或偏低于lkhz,lc3的4脚、7脚会输出正或负的信号电压,便电压表pv的指针发生偏转。使用者根据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及偏转幅度大小,可判断出金属类别,并对金属定位。

元器件选择

rl-r7选用1/4w或1/8w碳膜电阻器。

rpl选用带开关的合成膜电位器;rp2选用不带开关的合成膜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

cl-c5、c7均选用瓷介电容器;c6选用耐压值大于lov的铝电解电容器。

vdl-vd3选用2ap9、2aplo型锗普通二极管或2ak系列的锗开关二极管。

v选用3dg6或s9018型硅npn型晶体管。

icl和ic2均选用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ic3选用lm2917n型集成电路。

ll用φ0·49mm的高强度漆包线绕成直径为30mm的线圈 (50-140匝),为增加其机械强度,可用开口铝管作支架,再装上手柄作为探测线圈;l2选用tdk色码电感器。

调试方法

电路装配好后,用频率计测量v发射极的信号频率,然后调节电位器rpl,为lkhz。若无频率计,也可将v发射极的输出信号送人半导体收音机的低频方放大,然后调节电位器rpl,使收音机的声音最刺耳 (在调节过程中,会发现置使声音最刺耳,应选择rpl有效阻值较大的位置)。再调整rr,使电压表p度盘正申("0"位置)。

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根据实际情况 (例如温度、土壤湿度等),适时调节表的指针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