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通电控制器电路图三

2013-10-27 21:03:00
  •   电路工作原理   该间歇通电控制器电路由电源电路和间歇控制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电源电路由电源开关s、降压电容器c1、泄放电阻器r1、稳压二极管vs1、整流二极管vs2和滤波电容器c2组成。   间歇控制电路由电位器rp1、rp2、电阻器r2、电容器c3、稳压二

电路工作原理

该间歇通电控制器电路由电源电路和间歇控制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电源电路由电源开关s、降压电容器c1、泄放电阻器r1、稳压二极管vs1、整流二极管vs2和滤波电容器c2组成。

间歇控制电路由电位器rp1、rp2、电阻器r2、电容器c3、稳压二极管vd2、晶体管v1、v2、二极管vd2和继电器k组成。

接通电源开关s,交流220v电压经c1降压、vs1稳压、vd1整流及c2滤波后,产生15v左右的直流工作电压,该直流电压在供给继电器k的同时,还经rp1对c3充电。当c3两端电压充至一定值时,vs2导通,使vi和v2饱和导通,k通电吸合,k1和k2的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使受控电器(例如小功率的电热器、水泵电动机、增氧器、换气扇和加湿器等)通电工作;c3经rp2和r2对vi的基极放电,使vi和v2维持导通状态,受控电器继续通电工作。随着放电的进行,c3两端电压不断下降,当c3两端电压降至1.5v左右时,vi和v2截止,k释放,k1和k2的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使受控电器停止工作,c3又通过rpi充电。

图 间歇通电控制器电路

以上工作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即可使受控电器间歇通电工作。

调节rp1的电阻值,可改变c3的充电时间(在15min内连续可调)。

调节rp2的阻值,可改变c3放电的时间(在5min中连续可调)。

元器件选择

r1和r2选用1/4w金属膜电阻器或碳膜电阻器。

rp1和rp2选用有机实心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

c1选用耐压值为400v以上的cbb电容器或涤纶电容器;c2和c3均选用耐压值为25v的铝电解电容器。

vd1和vd2均选用1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

vs1选用1w、15v的硅稳压二极管,例如in等型号。

v1选用59013或3dg6型硅npn晶体管;v2选用58050或3dg12型硅npn晶体管。要求两只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均大于100。

k选用jrx-13f型12v直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