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元件pdf下载:kc178b re200b 工作原理:此物体移动探测器电路的心脏是动感检测芯片ic1(kc778b)。pir传感器来的信号频率很低(0.1hz~10hz)而频带很宽,芯片要对其进行优化。kc778b本身的工作电压为4v~15v,78l05所需的输入电压为9v~12v。电路中有3个灵敏度控制器,可参见图示简单说明。检测灵敏度由接在芯片第2脚上的半可变电阻p1控制,当此脚的电位等于接在传感器上的第7脚的电位时(约0.5v),系统灵敏度最低。而当第2脚接地时(约0.125v),系统灵敏度最高。日光灵敏度由半可变电阻p2和光敏二极管ldr控制。一般希望此检测器在白天不起作用,而仅在夜间工作,可连接到照明线路上。如果不希望有此特点,可以将12脚接到vcc上,并且将11脚悬空。定时脉冲由p3调整,输出脉冲宽度在1.5s以上范围。如果不外接半可变电阻和电容而直接连接18、19脚,可以得到最小的时间延迟。系统输出信号接到发光二极管led2上,同时可通过输出端子x2接到所选择的电铃、蜂鸣器、报警器、继电器等设备上。保护二极管vd1接在输出通路上,以短路继电器动作引起的反向电压。第17脚接发光二极管led1。当传感器和ic感受到运动物体时,即使在白天装置的输出被关闭,此脚也总能接通。因此,这个触发器可以作为一个输出信号。在触发时其输出脉冲也有一个内置的1.5s的延迟周期,此延迟周期实际上滤除了检测器感受到的多次脉冲。(正如led1所显示的),当然,如果不需要,可以去掉led1。17脚内有一个内置的限流电阻,所以不需要外接限流电阻。输出延迟:接在触发器输出端子的电路用于给用户提供一个约30s的输出延时,在这段时间内检测器不动作。此时间可用于检查检测器,或给用户一个打开检测器电源后离开房间的时间。元器件选择:ic1选用kc178b。pir传感器选用由nippon ceramic生产的re200b双元素pir检测器。它具有125o~138o的监测角度(取决于瞄准轴)。在700nm~1400nm红外波长范围内传输率高于70%。每个元件产生一个与探头见到的成正比的直流电压。两个元件反向串联,因此任何共同的输入都被丢弃。这一点十分重要。首先,这使得传感器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其次,这样可以允许差动信号极大地放大,操作电压可达3v~10v。led1、led2选用声φ5mm红色发光二极管。ldr选用mg44-03光敏电阻。所有电阻选用(1/4)w、5%。c1、c3选用小型电解电容,c7选用聚酯电容。其他元器件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