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射极交叉输出的前级电路图

2013-10-26 0:10:00
  •   由于以后的耳机放大电路还要用到这个pcb板子,所以首先应该申明,耳机放大器与前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根据我的理解是:在保证各种失真很小,信噪比很高的情况下,前级需要的频响是平直的,相位移应该越小越好。而对于耳机放大器来说,由于耳机是感性负载,所以还要对频响和相位移做好

由于以后的耳机放大电路还要用到这个pcb板子,所以首先应该申明,耳机放大器与前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根据我的理解是:在保证各种失真很小,信噪比很高的情况下,前级需要的频响是平直的,相位移应该越小越好。而对于耳机放大器来说,由于耳机是感性负载,所以还要对频响和相位移做好匹配。

元件规格见电路图(如果原理图与pcb板上的数值有差异,请以原理图为准)。

首先保证电源电压在+-15v----+-22v之间,为了适应大多数运放的要求,可以把电源电压选在+-18v。只要元件安装正确,电源电压正确,一般是不需要调整的。如果想对音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电路看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由单运放外加一个“射极交叉输出器”扩流,射极交叉输出器,我最早看的是用在视频电路中做缓冲用,可见这个电路的工作频率范围还是很宽的。由于电路采用的是交叉输出,直接偶合,分析电路就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这个电路的热稳定性很好。

但是,这个电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只能工作在纯甲类状态,而且输出的电压范围也不是很大,好在我们的用途是前级放大,这些缺点对我们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电路的设计是专为发烧友准备的,为了给制作者留出比较大的摩机空间,充分发挥每个发烧友对hi-fi的理解,pcb板子的设计上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元件数值和连接方式,可以做成纯直流放大电路,也可以做成交流放大器,并且还可以通过调整负反馈网络的元件对音质进行修饰,达到符合自己听音要求的效果。

一、纯直流频响曲线平直的使倍放大器:

1、把原理图中元件c1、c13、c14、短接,k1、r14、c11不安装,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纯直流放大电路。

2、因为一般的后级的输入电阻一般在10k以上,在决定扩流电路的静态工作电流的时候可以考虑的小一点,后面的b649/d669管子也应该换成电流比较小的品种例如c2705/a1145。一般是c2240/a970的静态电流在1-2ma,c2705/a1145的电流在15ma左右,就可以满足听感要求。这样c2075/a1145的静态功耗大约是225mw,虽然管子的温度比较高,但是不用散热器是可以稳定工作的。

3、基于以上电路的对电流的要求,只要把电阻r7、r8都换成33欧姆,r13换成10k,c6短接就可以了,其他地方不用改动。

4、纯直流放大电路的音质基本上由所选择的运放型号决定,所以在制作的过程应该在运放的位置上焊接一个8脚的运放插座,为以后换用不同的运放做好准备。在调试过程中先用廉价的ua741等实验,调试成功以后换用ne5534、op37、ad847、ad797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手头正好有几个闲置的陶封的op27,用在这里虽然不高档,但是声音也说的过去。

5、电路的增益是由电路里的r3/r2的数值决定的,按照图纸上的电阻数值,本前级放大器的增益是:1+r3/r2=1+33k/3.3k=1+10=11倍,如果觉得增益不合适可以调整r2的数值来满足要求,需要说明的是,有一些运放,尤其是宽频响的品种,在增益很低的情况下工作不稳定,容易自激。

二、交流十倍放大器:

有许多发烧友并不喜欢直接耦合的放大器,而是希望通过使用不同的厂家和不同结构的电容器来调整音质,这个也很简单,只要把电路中的输入电容c1、负反馈回路中的c13、c14按照原电路安装就可以了。实践证明,交流放大器的音色如果元件选择的合适,电路设计的合理,确实有独特的吸引人之处。

有的朋友可能要问,运放本身已经能够提供几十ma的电流输出,采用扩流电路还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其实,扩流电路的本身意义不仅仅是扩流,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隔离,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个前级没有大环路负反馈!!!,就是说我们用这个射极交叉输出器把信号放大与功放隔离了。我们可能体会过功放无大环路负反馈给音质带来的好处,在这里也体会一下无大环路负反馈前级的魅力吧。 来源:panyueying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