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情资讯>企业新闻

ATA6623C-TAQY==集成电路LIN收发器

2025-8-14 17:20:00
  • 深圳市正纳电子有限公司 全新现货 价格优势 货源稳定 直线销售15986777949 杨杰 标准包装 4000 类别 集成电路(IC) 家庭 接口 - 驱动器,接收器,收发器 系列 - 包装 带卷(TR) 类型 收发器 驱动器/接收器数 1/1 协议 林 电源电压 -

深圳市正纳电子有限公司

全新现货

价格优势 货源稳定

直线销售15986777949 杨杰

标准包装 4000

类别 集成电路(IC)

家庭 接口 - 驱动器,接收器,收发器

系列 -

包装 带卷(TR)

类型 收发器

驱动器/接收器数 1/1

协议 林

电源电压 - 5 V~27 V

安装类型 表面贴装

封装/外壳 8-SOIC(0.154“,3.90mm宽)

供应商设备封装 8-SO

动态目录 LIN收发器

其他名称 ATA6623C TAQY-ND

ATA6623CTAQY

T2117

T2117-3ASY

AT24C16AN-10SU2.7

AT24C16AN-SU2.7

AT93C46-10SU2.7

AT93C46-10SU2.7

ATTINY25V-15ST

ATA6623C

ATA6623C-TAQY

U5021M-NFPG3

AT25DF321A-SH-T

AT26DF081A-SST

AT25DF081A-SSH

U643B

U643B-MFPG3Y

U2223B

U2223B-MFPG3Y

AT45DB041D-SSU

AT24C11N-10SQ-2.7

AT24C11N-10SU-2.7

3SQ017-12T

U642B

U642B-MY

ATTINY45-15SZ

U6046B

U6046B-MFP2G

AT25DF161-SH-T

AT45DB041D-SU

U6803B

U6803B-AFPG3

ATA6625

ATA6625-TAQY

AT25F512AN-10SH-2.7

AT25F512AN-SH-2.7

U479B-MFPG3

AT25640AN-10SQ2.7

AT25010AN-10SU2.7

ATA6660-TAQY

U6032B-MFPG3

U2538B-MFPG3

ATA6661-TAQY

T6801

U2225B-MFPG3

AT26DF081A-SU

U2100B-MFPG3

AT24C04N-10SU-1.8

AT24C04N-SU1.8

AT25DF161-SSHF

AT25DF161-SH

U2008B-MFPY

U2140B-MFPG3

ATA6664-TAQY

ATA5021-TAQY

ATA2069-TAQY

AT25F4096W-SU27

AT250202AN-10SU-1.8

AT45DB021D-SSH

AT25DQ161-SSH

AT45DB081D-SSU-2.5

AT45DB321D-SU

U4083B

AT24C01BN-SH-T

ATA6662C-TAQY

ATA6662-TAQY

ATA6663-TAQY

ATTINY25-15SZ

U6043B-MFPG3

U2043B

ATA6620N-TAQY

U2044B

B10011S

ATA6140

U2102B

ATTINY44-15SSZ

U2010B-MFPG3Y

U6813B-MFPG3Y

U2141B-M

T6818

U6820B

U211B3

U6268B

ATA6625C-TAQY

46624-1

T6816-TIQY

ATA3741P3-TGQY

ATA5743P6-TGQY

ATA3741P2-TGQY

ATA5743P3-TGQY

AT90PWM2B-16SU

AT45DB642D-CNU

ATMEGA164P-A15MZ

AT90PWM316-16MU

AT32UC3A4128S-U

U5020M-MFPG3Y

U2270B

U2270B-MFPG3Y

ATA6829-T3QY

ATTINY24-15SSZ

U9280M-057L-FSG3Y

ATAR892W

ATTINY87-XU

ATTINY167-XZ

T167-XZ

T6817-TKQY

T6020M015-TKQY

T6020M

ATAR090G

ATAR090D

ATAR090D035-TKQY

ATA5724P3C-TKQY

ATA6020N-020-TKQY

ATAR890L

ATF750CL-15XU

ATAR092L

ATA5744N-TKQY

ATTINY861-XZ

ATAR892U

ATTINY167-XU

U6702B-MFLG3Y

ATF16V8BQL-15XC

ATTINY261-XZ

ATAM893T-TKQYD

ATTINY167-AXZ

ATTINY461-XZ

AT27LV520-70XU

M44C090C-017-FSG3Y

ATF22V10CQZ-20XU

ATR4251-TKQY

ATA5743P3-TGQY

ATA5724P3-TKQY

ATAR862R-082-TNQY4

ATAR862R

ATAR092O-085-TKQH

ATAR0920

ATF22LV10CQZ-30XU

ATF16LV8C-15XC

ATA6826C-TUQY

ATA5722C

ATA6617-P3QW

ATA6624C-PGQW

ATA5745-PXQW

ATMEGA168PA-MZ

ATMEGA48PA-15MZ

ATA5276M

ATTINY261-15MZ

ATA5773

ATTINY167-MU

ATMEGA88PA-15MZ

ATA6836C

ATA6624-PGQW

ATTINY861-15MZ

ATMEGA88-15MZ

T7024-PGQM

ATA5823

MAX16910CAA8/V+

SPV7050P

KA5Q1265RFYDTU

KIA78R05F

KIA78R05F

KIA78R12

KIA78R12

MSM6100-CP90-V7815

KIA78R05F

KDV300

MC80F1504M

IC673AK

NVP2090+AD9943

AOTF12N60

MX25L6406EM2I-12G

OZ9976GN-C-0-TR

FAN6961SZ

CXD2500Q

TEA1750T

DS1302ZN

CY8CLEDAC02

CY8CLEDAC02

QL2003-XPF100C

EP4SGX110FF35C3

EP4SGX110FF35C3

QL12X16B-XPF100C

TQ2-12V

TQ2-5V

AP4511GH

AK4366VT-E2

SA5224D

X8M06-C

M54134FP

PIC16C621A-04/SS

MGA-632P8-TR1G

SP232AET-L

290101

SUM65N20-30

STD8N65M5

2N60

4N60

4N60

4N60

SN761683BDARG4

HLC2701-001

ADV7125KST50

ADV7125KST50

ADV7125KST50

NANDA8R3NOAZBB5

DTC143ZM

4N60

4N60

4N60

STM8S103F2P6

STM8S003F3P6

SIPEX3232EC

TA1101B

AHA4540B-086PQC

CHL8228G

K5D1G12DCM-D090

SG6848TZ1-B-FG

SG6848

SG6848

SG6848-TZ1

PT4317-X

SG6848TZ1

SG6848TZ1

SG6848TZ1

EL817

EL817 C档位

EL817C

CY8C29466-24PVXI

RQA0009SXTL-E

HT45RM03

MBM27C128-20

SN75176BDR

NP88N055CHE

CC1110F32RSPR

AAT11671

XC3S50A-4FTG256C

FM24W256-GTR

11N80C3

2SB1694T106

ATA2508DA-20S

XC6206P202MR

ACA-5020-A2-MC-S

RTL8326

RTL8212G

RTL8212G

LM5085MY

ICX639BK

PT5107E23E-33

AP1609SA

TVP5150AM1PBSR

AD8566ARM

DS2762BE+025

TLV320AIC3101IRHBR

MAX3221CPWR

SN74LVC244APWR

DS2762BE+025

BCT4222AETB

TMS320DM368ZCEF

GPM8F3116A-QL014

MP8125EF-LF-Z

BTA20-700BWRG

LM4830M

LMV822DGKR

IC42S16800D-6TL

K4X1G323PF-8GD8

T5NB8

SI3437DV-T1-E3

LFEC1E-3TN144C

TC59RM716GB-8

AT24C32N-10SI-2.5

VNN7NV0413TR

VNN7NV0413TR

17S30LPC

IME6410

SN74LVC04APWR

HMC483MS8G

82559ER

RJK4012DPE

RJK4012DPE

R4008AND TL

STD7NK40ZT4

FQD6N40CTM

NDD05N50ZT4G

IRFR320PbF

DF06S-NL

DB105S-T

LNK406EG

BAS416

T118FS

A2400F

T118FS

BA05SFP-E2

X5043ZAP

MF5853C

LM1122CN-02

SYN470R

SYN470R

UPD488170LG6-A60

KSZ8721SL

KSZ8721SL

HX5014NL

LC4064ZE-7MN64C

LC4064ZE-7MN64C

H5PS5162FFR-S5C

T117AD

21006516J

S29GL256P11FFI02

APL5101-12BI-TRL

RTL8100CL-LF

MAX14979EETX

DTC34LM85AL

FM209 R6768-12

SC2603SKTRT

FM25L16B-GTR

GPY0029B-EE011

SY8008C

SY8008DAAC

SY8008BAAC

SY8008BAAC

TT6221-1

TT6221-1

SY8008BAAC

AP1231-2.5V

NJM4580

NJM4580

XC6206P122PR

AP2191WG-7

H27UBG8T2BTR-BC

S3C4510B01-QE80

HT9302B

PIC18F26K20-I/SS

DS1390U-33+TR

TPA721DGNRG4

TUSB2046BVFR

TUSB2046BVFRG4

MAX3421EEHJ

RFM04U6P

AP1231b252

GL850G

TDA7266SA

HP4100

TC232EPE

HP4200

MC68VZ328PV33V

AOTF12N60

STP10NK70ZFP

K2624

K2624

TLV320AIC3101IRHBR

A2C37376

ATIC21C1

UPC2709TB-E3

TODX270

STN93003

LUPXA255A0E400

LUPXA255A0E400

MP24875DN-LF-Z

MT6513TMV

216-0772000

216-0772003

LA78040

TMS27C010A-10JL

MSM5718B70-60GS-K

BC57E687C-GITB-E4

TMS370C756AFNT

NCP1030DMR2G

CAT24C32YI-GT3

PIC12F508T-I/SN

PIC12F508-I/SN

MJD350TF

MJD350TF

SWU-GNG200

AAT3522IGY-2.93-50

AAT3522IGY-2.93-50

LM2904DR

RT8250NGSP

T117AD

SGL8022W

协议转换器有很多种,多数是基本上是个2层设备,经常碰见的一种RAD的协议转换器是将2M的E1线路转换成V.35的数据线路连接路由器的设备,当然也有,2M转双绞线以太的,借助2M通信线路可以实现局域网范围的远程接入和扩大。

  这两种设备对它的维护量不大,只要不烧掉一般不会坏。

  路由器是个3层以上的设备,你需要掌握很多路由器配置的知识。不同牌子的使用方法差异较大,你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

  协议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之为光电转换器或光纤转换器(Fiber Converter)。

  光纤收发器一般应用在以太网电缆无法覆盖、必须使用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的实际网络环境中,同时在帮助把光纤最后一公里线路连接到城域网和更外层的网络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了光纤收发器,也为需要将系统从铜线升级到光纤,但缺少资金、人力或时间的用户提供了一种廉价的方案。为了保证与其他厂家的网卡、中继器、集线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完全兼容,光纤收发器产品必须严格符合10Base-T、100Base-TX、100Base-FX、IEEE802.3和IEEE802.3u等以太网标准。除此之外,在EMC防电磁辐射方面应符合FCC Part15。时下由于国内各大运营商正在大力建设小区网、校园网和企业网,因此光纤收发器产品的用量也在不断提高,以更好地满足接入网的建设需要。

  光纤收发器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提供超低时延的数据传输。

  2.对网络协议完全透明。

  3.采用专用ASIC芯片实现数据线速转发。可编程ASIC将多项功能集中到一个芯片上,具有设计简单、可靠性高、电源消耗少等优点,能使设备得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

  4.机架型设备可提供热拔插功能,便于维护和无间断升级。

  5.可网管设备能提供网络诊断、升级、状态报告、异常情况报告及控制等功能,能提供完整的操作日志和报警日志。

  6.设备多采用1+1的电源设计,支持超宽电源电压,实现电源保护和自动切换。

  7.支持超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8.支持齐全的传输距离(0~120公里)

  简单地说,光纤收发器是一种使用光纤作为物理媒体并且将以太网信号转换到光信号的转换器

  什么是光纤收发器: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之为光电转换器。产品一般应用在以太网电缆无法覆盖、必须使用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的实际网络环境中,且通常定位于宽带城域网的接入层应用;同时在帮助把光纤最后一公里线路连接到城域网和更外层的网络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基础建设时,通常更多地关注路由器、交换机乃至网卡等用于节点数据交换的网络设备,却往往忽略介质转换这种非网络核心必不可少的设备。特别是在一些要求信息化程度高、数据流量较大的政府机构和企业,网络建设时需要直接上连到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骨干网,而企业内部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一般为铜线,确保数据包在不同网络间顺畅传输的介质转换设备成为必需品。

  光纤收发器分类:

  目前国外和国内生产光纤收发器的厂商很多,产品线也极为丰富。为了保证与其他厂家的网卡、中继器、集线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完全兼容,光纤收发器产品必须严格符合10Base-T、100Base-TX、100Base-FX、IEEE802.3和IEEE802.3u等以太网标准,除此之外,在EMC防电磁辐射方面应符合FCC Part15。时下由于国内各大运营商正在大力建设小区网、校园网和企业网,因此光纤收发器产品的用量也在不断提高,以更好地满足接入网的建设需要。

  随着光纤收发器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其分类方法也各异,但各种分类方法之间又有着一定的关联。

  ·按光纤性质分类:

  单模光纤收发器:传输距离20公里至120公里

  多模光纤收发器:传输距离2公里到5公里

  按光纤来分,可以分为多模光纤收发器和单模光纤收发器。由于使用的光纤不同,收发器所能传输的距离也不一样,多模收发器一般的传输距离在2公里到5公里之间,而单模收发器覆盖的范围可以从20公里至120公里。需要指出的是因传输距离的不同,光纤收发器本身的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使用波长也会不一样。

  如5公里光纤收发器的发射功率一般在-20~-14db之间,接收灵敏度为-30db,使用1310nm的波长;而120公里光纤收发器的发射功率多在-5~0dB之间,接收灵敏度为-38dB,使用1550nm的波长。

  ·按所需光纤分类:

  单纤光纤收发器:接收发送的数据在一根光纤上传输

  双纤光纤收发器:接收发送的数据在一对光纤上传输

  顾名思义,单纤设备可以节省一半的光纤,即在一根光纤上实现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在光纤资源紧张的地方十分适用。这类产品采用了波分复用的技术,使用的波长多为1310nm和1550nm。但由于单纤收发器产品没有统一国际标准,因此不同厂商产品在互联互通时可能会存在不兼容的情况。另外由于使用了波分复用,单纤收发器产品普遍存在信号衰耗大的特点。目前市面上的光纤收发器多为双纤产品,此类产品较为成熟和稳定,但需要更多的光纤。

  ·按工作层次/速率分类:

  100M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工作在物理层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按工作层次/速率来分,可以分为单10M、100M的光纤收发器、10/100M自适应的光纤收发器和1000M光纤收发器。其中单10M和100M的收发器产品工作在物理层,在这一层工作的收发器产品是按位来转发数据。该转发方式具有转发速度快、通透率高、时延低等方面的优势,适合应用于速率固定的链路上,同时由于此类设备在正常通信前没有一个自协商的过程,因此在兼容性和稳定性方面做得更好。

  而10/100M光纤收发器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在这一层光纤收发器使用存储转发的机制,这样转发机制对接收到的每一个数据包都要读取它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数据净荷,并在完成CRC循环冗余校验以后才将该数据包转发出去。存储转发的好处一来可以防止一些错误的帧在网络中传播,占用宝贵的网络资源,同时还可以很好地防止由于网络拥塞造成的数据包丢失,当数据链路饱和时存储转发可以将无法转发的数据先放在收发器的缓存中,等待网络空闲时再进行转发。这样既减少了数据冲突的可能又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因此10/100M的光纤收发器适合于工作在速率不固定的链路上。1000M光纤收发器可以按实际需要工作在物理层或数据链路层,市场上这两种1000M光纤收发器都有提供。

  ·按结构分类:

  桌面式(独立式)光纤收发器:独立式用户端设备

  机架式(模块化)光纤收发器:安装于十六槽机箱,采用集中供电方式

  按结构来分,可以分为桌面式(独立式)光纤收发器和机架式光纤收发器。桌面式光纤收发器适合于单个用户使用,如满足楼道中单台交换机的上联。机架式(模块化)光纤收发器适用于多用户的汇聚,如小区的中心机房必须满足小区内所有交换机的上联,使用机架便于实现对所有模块型光纤收发器的统一管理和统一供电,目前国内的机架多为16槽产品,即一个机架中最多可加插16个模块式光纤收发器。

  ·按管理类型分类:

  非网管型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即插即用,通过硬件拨码开关设置电口工作模式

  网管型以太网光纤收发器:支持电信级网络管理

  按网管来分,可以分为网管型光纤收发器和非网管型光纤收发器。随着网络向着可运营可管理的方向发展,大多数运营商都希望自己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均能做到可远程网管的程度,光纤收发器产品与交换机、路由器一样也逐步向这个方向发展。对于可网管的光纤收发器还可以细分为局端可网管和用户端可网管。局端可网管的光纤收发器主要是机架式产品,多采用主从式的管理结构,即一个主网管模块可串联N个从网管模块,每个从网管模块定期*询它所在子架上所有光纤收发器的状态信息,向主网管模块提交。主网管模块一方面需要*询自己机架上的网管信息,另一方面还需收集所有从子架上的信息,然后汇总并提交给网管服务器。如武汉烽火网络所提供的OL200系列网管型光纤收发器产品支持1(主)+9(从)的网管结构,一次性最多可管理150个光纤收发器。

  用户端网管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在局端和客户端设备之间运行特定的协议,协议负责向局端发送客户端的状态信息,通过局端设备的CPU来处理这些状态信息,并提交给网管服务器;第二种是局端的光纤收发器可以检测到光口上的光功率,因此当光路上出现问题时可根据光功率来判断是光纤上的问题还是用户端设备的故障;第三种是在用户端的光纤收发器上加装主控CPU,这样网管系统一方面可以监控到用户端设备的工作状态,另外还可以实现远程配置和远程重启。在这三种用户端网管方式中,前两种严格来说只是对用户端设备进行远程监控,而第三种才是真正的远程网管。但由于第三种方式在用户端添加了CPU,从而也增加了用户端设备的成本,因此在价格方面前两种方式会更具优势一些。目前大多数厂商的网管系统都是基于SNMP网络协议上开发的,支持包括Web、Telnet、CLI等多种管理方式。管理内容多包括配置光纤收发器的工作模式,监视光纤收发器的模块类型、工作状态、机箱温度、电源状态、输出电压和输出光功率等等。随着运营商对设备网管的需求愈来愈多,相信光纤收发器的网管将日趋实用和智能。

  ·按电源分类:

  内置电源光纤收发器:内置开关电源为电信级电源

  外置电源光纤收发器:外置变压器电源多使用在民用设备上

  按电源来分,可以分为内置电源和外置电源两种。其中内置开关电源为电信级电源,而外置变压器电源多使用在民用设备上。前者的优势在于能支持超宽的电源电压,更好地实现稳压、滤波和设备电源保护,减少机械式接触造成的外置故障点;后者的优势在于设备体积小巧和价格便宜。

  光纤收发器产品特点:

  光纤收发器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 提供超低时延的数据传输。

  2. 对网络协议完全透明。

  3. 采用专用ASIC芯片实现数据线速转发。可编程ASIC将多项功能集中到一个芯片上,具有设计简单、可靠性高、电源消耗少等优点,能使设备得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

  4. 机架型设备可提供热拔插功能,便于维护和无间断升级。 5. 可网管设备能提供网络诊断、升级、状态报告、异常情况报告及控制等功能,能提供完整的*作日志和报警日志。

  6. 设备多采用1+1的电源设计,支持超宽电源电压,实现电源保护和自动切换。

  7. 支持超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8. 支持齐全的传输距离(0~120公里)。

  光纤收发器的发展趋势:

  光纤收发器产品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用户对设备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首先,目前的光纤收发器产品还不够智能。举个例子,当光纤收发器的光路断掉后,大多数产品另一端的电口仍然会保持开启状态,因此上层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依然还是会继续向该电口发包,导致数据不可达。希望广大设备提供商能在光纤收发器上实现自动切换,当光路DOWN掉后,电口自动向上报警,并阻止上层设备继续向该端口发送数据,启用冗余链路以保证业务不中断。

  其次,光纤收发器本身应能更好地适应实际的网络环境。在实际工程中,光纤收发器的使用场所多为楼道内或室外,供电情况十分复杂,这就需要各个厂商的设备最好能支持超宽的电源电压,以适应不稳定的供电状况。同时由于国内很多地区会出现超高温和超低温的天气情况,雷击和电磁干扰的影响也是实际存在的,所有这些对收发器这种室外设备的影响都非常大,这就要求设备提供商在关键元器件的采用、电路布板和焊接以及结构设计上都必须精心严格。

  此外,在网管控制方面,用户大都希望所有网络设备能通过统一的网管平台来进行远程的管理,即能够将光纤收发器的MIB库导入到整个网管信息数据库中。因此在产品研发中需保证网管信息的标准化和兼容性。

  光纤收发器在数据传输上打破了以太网电缆的百米局限性,依靠高性能的交换芯片和大容量的缓存,在真正实现无阻塞传输交换性能的同时,还提供了平衡流量、隔离冲突和检测差错等功能,保证数据传输时的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光纤收发器产品仍将是实际网络组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信今后的光纤收发器会朝着高智能、高稳定性、可网管、低成本的方向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