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算力存在缺口,AI服务器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2024-5-22 9:18:00
  • 智能算力存在缺口,AI服务器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智能算力存在缺口,AI服务器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AI服务器市场规模正在保持高速增长。根据MIC测算,2023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逾125万台,同比增长超过47%,2024年增长至194万台。同时,2024年云服务商的资本支出将大幅增加。全球前四大云服务商资本支出调升,预计将从2023年的1400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超过2000亿美元。

AI服务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包括智能制造、智慧医疗、自动驾驶、金融科技等,这对AI算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模型的不断演进和发展,模型的规模不断扩大,对算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而且,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和深入,对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也需要更强大的算力来支持高速的数据处理和计算。

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AI算力需求,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强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建设超算中心、数据中心等,提高算力的供给能力。同时,也在不断推进算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如异构计算、量子计算等。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研究报告预测,到2024年年底,我国将有5%~8%的企业大模型参数从千亿级跃升至万亿级,算力需求增速会达到320%。同时,国际数据公司IDC与浪潮信息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3.9%。

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AI服务器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服务器行业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总规模超过420亿元,同比增长约20%。到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490亿元,2024年预计将达到560亿元。这显示了中国AI服务器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另外也有机构预测,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未来3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具体来说,2023年至2025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4亿、307亿、5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1%、128%、83%。这表明AI服务器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日前,工业富联董事长郑弘孟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工业富联营业收入1187亿元,云计算业务收入占比近五成,创单季度新高。其中AI服务器占板块整体收入近四成,收入同比增长近两倍。2024年预计公司AI服务器全球市场份额将达40%。

工业富联是最早切入AI服务器业务的厂商之一,2017年,工业富联就与英伟达、微软共同推出了全球首台AI服务器HGX1。2023年以来,其开始量产英伟达的H100及H800等高性能AI服务器,其客户包括英伟达、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全球互联网巨头。

众多AI服务器厂商受益

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为AI服务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段时间,三大运营商大量集采AI服务器,也体现出对AI服务器的强大需求,众多AI服务器厂商因此受益。

4月19日,中国移动公布了《2024年至2025年新型智算中心采购招标公告》。招标公告显示,本次项目采购总规模达到8054台。

项目分为2个标包,其中标包1为7994台人工智能服务器及配套产品,中标人数量为5至7家。标包2则为白盒交换机60台,中标人数量为1家。

根据中国移动公示的结果来看,其中份额最大的为超聚变旗下的昆仑技术,拿到21.05%份额。超聚变一直以来是国内服务器市场资深玩家。据IDC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服务器市场份额中,浪潮份额为28.1%,新华三为17.2%,超聚变则为10.1%。

仅次于昆仑技术的是华鲲振宇,该公司中标份额为17.54%。位列三、四位的分别为宝德计算机和百信信息,两家份额分别为15.79%和14.04%。

余下三个中标候选人均为A股上市公司旗下公司,其中长江计算拿下12.28%份额,约为23.46亿元,该公司为烽火通信旗下公司。神州鲲泰中标份额10.53%,为神州数码控股子公司。湘江鲲鹏中标份额为8.77%,为拓维信息旗下全资子公司。

在两个月前,中国移动还发布了2023年至2024年新型智算中心(试验网)集采项目,12个标包对应AI训练服务器采购量总计达到2454台。按照今年2月中标情况来看,中标厂商及份额分别为河南昆仑40.96%、华鲲振宇30.08%、烽火通信20.48%、神州数码8.48%。

除了中国移动之外,其他两大运营商此前也开启了AI服务器大规模采购。其中在3月底,中国联通发标采购2503台AI服务器,截至目前尚未开标。

中国电信在去年10月也采购了4175台AI服务器和1182台交换机,4个服务器标包合计超过80亿元,共有超聚变、华鲲振宇、烽火通信、宁畅、中兴、新华三等14家厂商中标。

写在最后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AI算力的需求持续增加,各地及企业都在积极建设智算中心,以满足需求,而这也加大了对AI服务器的需求增长。同时,在安全性考量,及政策支持下,国产芯片性能也在提升,国产算力比例也在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