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情资讯>行业新闻

限速25km/h!电动两轮车新国标落地,MCU 如何应对?

2025-9-6 9:26:00
  • 限速25km/h!电动两轮车新国标落地,MCU 如何应对?

限速25km/h!电动两轮车新国标落地,MCU 如何应对?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MCU成合规与升级的关键枢纽(经整理)

自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正式实施起,行业进入为期 9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的过渡期。此次修订在核心技术指标上变化显著,直接抬高了对整车控制中枢——MCU(微控制单元)的性能与安全门槛。整车厂与方案商需要在算法、硬件与安全机制上同步进化,才能顺利通过合规验证,并抓住智能化升级带来的增量需求。

以下为对要点的梳理与重述。

一、核心变化:速度治理、硬件限改、阻燃升级与“北斗”接入

车速与动力控制

最高设计时速不得超过 25 km/h。

车速一旦超过限值,牵引电机须自动停止输出,防止超速行驶。

通过空载反电动势、电感值差异系数等指标,从器件与参数层面限制非法改装提速。

整车质量与电池适配

铅酸车型整车质量上限由 55 kg 放宽至 63 kg,典型续航可提升至约 60–70 km,补能压力下降。

锂电车型仍维持 55 kg 上限,但对非金属件(如软垫、纺织、皮革、导线等)提出更严格的阻燃要求。

智能化与网联能力

明确提出“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能力。

经营性车辆(城市配送、租赁等)须安装北斗模块;家用车由消费者在销售端选择是否保留。

通信模块需上报电池电压、温度异常等安全数据,并遵循国家密码规范与《个人信息保护法》。

二、对MCU的核心要求:算力、控制、安规与接口全面上探

电机控制精度与限速执行

为满足超速断电与低速大扭矩等场景,MCU需支持高精度矢量控制(如 FOC),提升弱磁扩速、动态响应与效率管理。

新增低速转矩、空载反电动势等考核点,要求更高分辨率采样、更快控制回路与更优SVPWM/PWM输出质量。

防篡改与可信执行

控制器作为限速与动力管理的执行主体,需具备硬件级防护:安全启动(Secure Boot)、加密存储、调试口锁定、故障注入检测、密钥隔离与真随机数等。

软件上建议采用固件完整性校验、参数签名验证、访问控制及日志留存机制,阻断非法调速与参数篡改。

智能监测与主动安全

多通道高精度ADC、霍尔/编码器接口、PWM定时器等为电池与电机实时监测提供底层能力。

需支持电压/电流/温度等阈值策略与过压、过流、过温的分级保护与退化运行逻辑。

北斗与通信扩展

通过 UART/SPI/I2C/CAN 等外设对接北斗定位与蜂窝/物联网通信模块,支持数据加密传输与远程参数管理。

对于运营车辆,需考虑设备远程升级(FOTA)与安全审计链路。

三、用量结构与架构趋势:从“2–4 颗”到“多MCU协同”

基础配置(2–4 颗常见)

电机控制MCU:负责启动/停止/调速与扭矩控制。

电池监测MCU:采集电压、电流、温度并执行保护策略。

显示/网联MCU(可选):车速、电量、里程显示;蓝牙/Wi‑Fi/北斗等。

交互/车身控制MCU(可选):灯光、喇叭与外设管理。

高端配置(可达 6 颗以上)

前后轮独立FOC、集中式域控/融合控制、传感器融合(例如转把/刹把、姿态、胎压等)、辅助驾驶功能扩展。

系统化趋势

从分立控制向小型域控制器演进:集中计算、统一通讯总线、统一安全域与OTA管理,便于整车一致性与后期维护。

四、主要厂商代表性方向与能力要点(概览性归纳)

国际厂商

德州仪器 C2000 实时MCU:适配电机实时控制场景,生态成熟;安全侧含锁步与加密模块,便于功能安全落地。

英飞凌 TRAVEO T2G / PSoC:定时/PWM资源丰富,适配BLDC FOC;在 ISO 26262、eSHE/HSM 与ISO 21434等安全与网络安全方面具备优势。

其他如恩智浦、意法、瑞萨、微芯等,均提供功能安全与硬件安全特性,兼具电机控制与车规经验。

国内厂商

芯海科技 CS32F031/CS32F103:M0/M3 内核,定时器、ADC 与DMA资源完善,覆盖骑行类产品常见控制需求。

国民技术 N32 系列:结合先进电机算法(含有感估算、FOC、零速大扭矩及 MTPA),并提供硬件密码加速引擎,利于安规与物联安全。

兆易创新、极海半导体、中微半导体等亦提供对应方案,性价比较高、供货灵活。

提示:具体芯片选型需结合功率平台(36/48/60/72V 等)、传感方案(霍尔/编码器/无感)、EMC与安规等级、工作温度与环境、布板与BOM成本、供应链稳定性等关键前提评估。

五、合规落地的MCU功能建议清单

控制与外设

≥ 1 Msps ADC(多通道)与并行采样能力

高分辨率PWM/高级定时器,支持死区与互补输出

霍尔捕获/编码器接口,支持位置与速度闭环

DMA 加速数据搬运,降低中断负担

CAN/CAN FD 或多 UART/SPI/I2C 以对接BMS、北斗与通信模块

安全与可信

Secure Boot、OTP/PUF/安全存储

AES/SM 系列硬件加速、TRNG

调试口加密/熔断、固件签名与参数校验

错误检测与故障诊断(Lockstep/ECC/CRC)

智能监测与能效

FOC/六步/空间矢量等算法库与示例

低功耗模式与电源域管理

分级故障保护(过压/欠压/过流/过温)、安全降额策略

数据记录与事件追溯,支持远程诊断

网联与隐私合规

接入北斗与蜂窝/物联网模组,数据最小化与端侧脱敏

符合国家密码规范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数据处理流程

OTA/FOTA 安全链路与回滚机制

六、行业影响与竞争格局:门槛上移、头部集中但未“重洗”

新国标促使产品从“能用”转向“更安全、更智能”,行业准入门槛显著提高。

缺乏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的中小厂商被动出清,份额向头部集中,但整体尚未到“重新洗牌”的程度。

与头部主机厂/平台深度绑定的MCU厂商,有望凭借客户份额扩大而获得更多中高端项目机会。

七、给整车与方案团队的执行建议

先合规,后扩展

优先实现限速、保护与阻燃相关硬件/软件合规,再叠加网联与智能化。

架构规划

明确单MCU、多MCU或小型域控方案路径,避免后期重复设计与成本失控。

安全左移

在原理图与BOM阶段落实安全元件与信任根设计;并行推进固件签名、密钥管理与日志体系。

测试与验证

建立覆盖电机、电池、通信与网络安全的全链路验证方案;引入硬件在环(HIL)与故障注入测试。

供应链与可持续

关注车规级器件可得性、替代料验证与生命周期;建立多源芯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