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厂停工,芯片大缺货故事再上演,难!

2021-4-10 10:54:00
  • 据了解,日本九州岛上云集了200多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业,九州拥有完善的半导体产业链,IC设计/IDM(索尼、NEC、瑞萨、日立)、制造(东芝)、封装和测试(索尼、NEC)、设备(TEL、ULVAC)和材料(Sumco)等各领域都有全球重要的公司都在九州设厂。

根据日本气象厅的预测由于梅雨前线的停滞,九州这次的降雨将会持续至8号中午左右,预计到7日晚上6点为止的24小时之内福冈县、佐贺县、长崎县的降雨总量为300厘米。多数企业均表示,将视降雨情形来决定何时重启生产。

大缺货故事难再演

我们此前梳理过,大缺货主要有三种触发原因:(通常由两种触发原因共同作用引发大缺货事件。)

1.天灾天祸,例如疫情、地震、水灾、火灾等。

案例: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日本村田工厂遭受到了严重损失。有些村田的电容型号,只有在日本生产。这些型号从本来的0.0X美金、甚至0.00X美金,一下子涨到小数点前加了个1,变成了1美金多。

2.人祸人为,倒爷们的囤货、压货,放大市场需求,引起价格上涨;

案例:前两年的MLCC暴涨行情。

3.新需求引发的供需矛盾,受疫情影响,短期内爆发的口罩新需求。

案例:2017年共享单车火爆之时,STM32的103、030单片机奇货可居。

从近几年的缺货涨价原因来看,由天灾天祸衍生的涨价事件较多,在早期的一些事件中似乎还能找到一些因果关联:

2013年,韩国第二大芯片厂商海力士位于无锡的晶圆厂发生爆炸后,全球存储芯片价格瞬间就跳涨了25%;

2015年,台湾高雄地震,台积电中科、南科厂停产,导致全球逻辑芯片价格上涨10%~20%。

天灾、天祸和涨价的同频表现,也是自2011年之后大家谈“灾”色变的根源所在。

从常理上来看,天灾天祸导致缺货涨价的确是合理的。半导体制造工厂有其特殊性,是24小时运转的,一旦遇到事故停机,并不是说来电之后就能恢复生产的,要检查设备受损情况,更重要的是确保生存线上的晶圆是否受到影响,因为晶圆受损的话会影响芯片质量,严重情况下会有大量晶圆报废。

以2010年东芝的断电事件为例,仅历时0.07秒,却导致东芝晶圆厂全线停产,产量下降10%-20%,从而导致全球芯片价格上涨。

但从近两年开始,可以肉眼可见地察觉,天灾天祸、停电喊涨价似乎并没有以前那么灵了。

因为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缺货,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基本面:供需不平衡,市场上的现货供不应求。无论是因为天灾天祸导致的供应量减少,还是因为货被压在了仓库里。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说下“日厂停工,大缺货难再上演”判断的原因:

从已经获得的信息来看,受影响的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多为汽车相关企业。受疫情影响,全球车市受到巨大冲击,目前仅中国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美国银行最新的一份报告预计,全球汽车销量要到2022年或2023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九州岛作为日本半导体重镇,受暴雨影响情况还需持续关注。

需求疲软。从目前来看,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疲软仍在恢复之中;从现货市场来看,从6月开始,订单需求越来越少,现在仍在持续,甚至有些客户直接调侃道:“这个月的生意比白开水还淡”。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买家的心态也变了。历经今年的疫情之后,口罩、额温枪之后,“缺货涨价”的套路得到了全民科普,买家购买时的谨慎性也在增强,在价格不定的时候多选择按需少量购买的方式。

但在这些看似不景气的行情里,我们也不必太过悲观,市场在短暂休克之后总是需要一段时间恢复,且正在恢复。

据国外媒体报道,4月份环比下滑、终结环比连续上涨的趋势后,全球半导体产品的销售额在5月份回升,环比恢复增长。

有一天,当工厂停工和缺货涨价两者之间有划上等号可能性的时候,说明市场真的恢复了。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