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擦亮眼睛!警惕四种新型AI网络诈骗方式!

2019-7-30 11:44:00
  • 最近,2019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论坛在中国互联网大会期间举行。据论坛内容显示,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点技术已被犯罪分子用于实施诈骗。比如上游黑产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突破互联网企业的验证码体系,或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恶意注册,获取号码资源,提供给犯罪分子实施诈骗。

AI诈骗的方式主要有4种。

  第一种是转发微信语音。骗子通过盗取微信号,然后提出转账要求,为取得信任,骗子会转发之前的语音,进而获得钱款。虽然目前微信语音不能转发,但骗子可以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增强版微信(插件),实现语音转发。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副主任郑宁说:“对于这种诈骗形式,群众只需提高警惕,直接电话联系,即可识破骗局。此外,即使要求对方语音回复,也可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要求对方提供身份信息、说明转账原因等。”

  第二种骗术是声音合成。骗子会通过骚扰电话等录音方式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可以用伪造的声音蒙混过关。

  第三种是AI换脸。视频通话的可信度明显高于语音和电话,但利用AI换脸,骗子可以伪装成任何人。

  第四种是通过AI技术筛选受骗人群,通过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骗子会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从而选出目标人群。例如实施情感诈骗时,可以筛选出经常发布感情信息的人群;实施金融诈骗时,可以筛选出经常搜集投资信息的人群。

  那么随着诈骗新型手段层出不穷,普通群众应该怎么防止被骗呢?

  郑宁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是验证,提高警惕是防范诈骗的最好方式,在涉及钱款时,群众要提高安全意识,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在不能确定真实身份时,可将到账时间设定为“2小时到账”或“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

  此外,可以选择向对方银行汇款,避免通过微信等社交工具转账。这样做,一方面便于核实对方信息,确认钱款去向;另一方面,对方能通过短信通知得知转账信息。

  第二是保护个人信息,注重隐私保护。社交平台的发展加大了保护个人信息的难度,民众将越多的个人信息暴露在网络上,致使受骗的概率升高。

  为避免骗子借用个人信息实施诈骗,民众应当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以防止骗子利用AI技术掌握大量个人信息并对人物性格、需求倾向等进行刻画,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

  除此之外青年人要及时做好家中老人的宣传防范工作。提醒、告诫老年人在接到电话、收到短信时,只要是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和事,均不要理睬,以免被诱被骗。

  再者是拒绝诱惑,民众应当避免占便宜心理,警惕陌生人提供的好处;谨慎处理金钱交易,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拒绝交易;最后是保护网络账号及密码、手机号、身份证、家庭住址、亲属关系等个人敏感信息,不随意提供上述敏感信息。